我看电影

标签:
我要红高粱录像厅上都全新娱乐 |
分类: 电影资料 |
我看电影
文/张国飞
看电影是需要心情的,无论是看什么类型的电影,都需要一个平和的心境,那样才会很好的去体味电影中所蕴含的生活意义。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喜欢吃东西或喝东西,总是那样静静的去欣赏,借着黑夜的光,关上房门,书房中只有电影的影像和声响,还有一个注视着电影画面的我。那时是最快乐的,可以忘却一切的生活烦恼与忧愁。
电影所带给我的是生活中自我不能够实现的,它也伴随着我的成长。从小时候跟着大人在夏夜一起到隔壁村子里看电影,对电影的认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最早的记忆是红色电影《两个小八路》,然后接着就有了很多的红色题材的电影,小学生时有学校组织的观影由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禄》。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随家人来到了镇上,从此以后看电影就会到电影院了,在镇上有一个很大的会堂,是60年代的建筑,现在已经被拍卖建成了婚纱影楼。这里有着我对电影的另外一个认知。不再是单调的红色题材电影了,有《风尘女侠吕四娘》、《红高粱》等题材的电影出现。
到95年的时候,镇上有了录像厅,从此以后镇上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在镇上的南头有个50人座的小录像厅,所放映的电影都是那种录像带式的香港电影。当然,到了晚上,就会有大人们才能看的电影播放,我们这些小孩总是充满了好奇,虽然懵懂但是也通过有些有门路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大人们看的电影的内容。
在后来就去了西安,那是99年,在网吧没有出现之前,录像厅依然控制着整个电影市场的播放。我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纪,终于完成了大人们才能观看的影片的一个饥饿式的恶补。每个周六日录像厅里总会有一双饥渴的电影观看者,大量的补充着对于香港电影的全新认识。
仅仅过了一年,录像厅就开始陷入了没落,网吧开始在西安大量出现,在西安的城中村黄埔庄以前很多的录像厅也已经改成了网吧。夜场成了我观影的最好时候,这个时候依然会有很多的电影,一下子自己对电影的观看达到了一个极限。
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在学校附近有一家很大型的录像厅。由于网吧的出现,很多录像厅都已经关门大吉了,而这家录像厅依然在营业着。每逢周六日,这家录像厅总是会免费播放一部电影,我总是会提前到达去晚了的话就没有地方站立了。对于西方电影的认知就是从这家录像厅开始的。《碟中谍》《007》等影片每次都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电影。
进入2000年后,我自己在西安开办了一个影碟租赁店。店铺虽小但是它满足了我观看电影的爱好。这个时候的网络还不是很发达,影碟才有了市场,位于西安南郊的城中村瓦胡同村里住着很多大学生,他和她同居,同居在那个时代也成了热门名词。孤男寡女租赁一台电视,拿上10部电影一个夜晚就度过去了。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之前在杂志或书上看到的介绍的有些电影,现在网络上都可以下载到了,这个时候对电影的认知已经不是简单的欣赏了,我知道我对电影的爱好已经渐渐树立了起来。对电影的热爱使我认识到,我要把自己的观影感受都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