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话题:大学里有收贿受贿腐败,谈何学术?

标签:
文化 |
龙小乐(前常务副书记)龙小乐现年61岁,长期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职,该校并入武大后,历任武大副校长、副书记,2005年升任常务副书记。2006年曾获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官方称“龙小乐勤奋敬业,克己奉公,心系群众,廉洁自律,是广大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http://www.xawb.com/img/2009-10/10/xin_28100610062102034025.jpg
陈昭方(前常务副校长) 59岁的陈昭方长期在武大工作,从1994年起历任武大总会计师、副校长,2003年升任常务副校长。他长期主管武大的财务、后勤部门,曾多次被学校职员联名举报,并受到官方调查,但因其熟悉财务制度、擅于反侦查而逃脱。
据报道,一个名为“武大常务副校长及副书记被抓”的帖子近日受到网民追捧,该帖称:“武汉大学副校长陈昭方和党委副书记龙小乐,因严重经济问题被抓,其中还涉及多人,正在审查中。整个武大都传遍了,真是大快人心。”
武汉大学相关人士证实,陈昭方是上月3日即新学期开学前被捕的,龙小乐则是十天后被捕,两人的办公室也先后被查抄。该人士表示,这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近年揭出的罕有大案,官方高度重视,由湖北省检察院直接负责,经数月调查、掌握充分证据后,直接予以逮捕。武大随后召开小范围紧急会议,宣布免去二人在学校的一切职务。记者登录武汉大学网站,发现“学校领导”一栏中已经删掉陈昭方、龙小乐的名字。
据透露,相关部门今年五月开始调查武大基建工程腐败案,先拘捕一名后勤部门的官员,随后又有几名学校中层官员接受调查,最后,武大主管基建、财务及后勤的主要领导陈昭方、龙小乐被供出。
相关部门初步调查发现,陈、龙涉嫌受贿的金额至少有数百万元,主要案情不仅包括武大的基建工程,还涉及武大和两家私企投资近十亿元合办的武大东湖分校。案件牵涉多名商人,亦可能还牵涉更高层人士。陈昭方和龙小乐是武大的第三号、第四号人物,都是正厅级干部,地位仅次于校长顾海良和党委书记李健。
武汉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件事情我们还在等检察院的消息,目前情况不明了,没有什么进展可说。”此后,该工作人员称校方至今没有对媒体进行过任何确认和证实,所以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武大师生对此事十分关注。该校论坛中也链接有此条新闻,引得多人跟帖。9日是长假后开学的第一天,这件事也是很多师生议论的焦点。虽然此前,很多师生已经听闻两名校领导被抓的消息。据介绍,这起案件涉及面较广,很多人被找去谈话。作为主要查办此案的湖北省检察院,其网站(“荆楚公平正义网”)中也转载了这条新闻。
省检察院有关人士介绍,此案目前正在办理中,详情不便透露,待案件办结后将向媒体披露。
[新闻分析]
扩张过速生腐败
全国各地的大学腐败案件近年频繁曝光: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囚十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多万;湖北近年已有五六所大学的主管官员因腐败落马,包括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等;陕西近三年已查处80多宗大学经济案,倒下7名厅级校官……大学以前被认为是“清水衙门”,但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推教育市场化,大学迅猛扩张,使各地大学大兴土木扩建校舍、发展新校区,建大学城成为潮流。因缺乏监督,基建已成为大学腐败案最多发的领域,且不少都是窝案:不同级别的相关官员共同参与、集体犯罪。
一些不法建筑商为承揽大学的基建工程,紧盯主管基建的校级主管官员,不惜花重金行贿。据统计,目前落马的大学高官,七八成以上因在基建工程招标时受贿。同时,由于大学变成市场主体,但监管体制没改变,集官、学、商于一身的大学官员,在教材等集中采购,招生、后勤服务等众多环节,也可轻而易举地找到中饱私囊的机会。
[一飞有话讲]
关于大学校园内贪污受贿的事情,这些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校园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增长。
原因有三:
1.大学校长或有关领导的职务权限过大,没有限制。
2.这些领导原本应该是本着教育为本的理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领导人完全的蜕变为官商学为一身,大学成了某些领导发财致富的门路。
3.目前的教育体制及管理体制存在太多的漏洞。教育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应该明白大学不是盈利机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出科研成果的所在。如果把大学始终的保持在一个一般性的事业单位,或者是教育领域的一级行政机关。这种事情还是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