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冷宁情感《错回首》《钢管舞女》 |
分类: 长篇小说《错回首》 |
(节选自深度情感小说《错回首》)
连载十二
10
突然收到了静的一条短信。原文是用英文写的,我猜想或许是引了某位名人的一句诗。大意是,守候住了最严酷的冬天,才有可能迎来下一个春天。
一个念头又在我脑中闪过,我在想,是否我还应该再去尝试着找一份工作。不过,仅仅是一闪而已。
在清晨的残梦中,我找到了一坐灰色调的教堂,一个打着雨伞立在晴天里的人,湛蓝色的天空似乎照不清她深埋在雨伞下衣领里的脸,似是静,也似是倪彩,隐在我内心深处的她们或许以一种同样的质而存在着,只是这种质无论如何也不属于我。
走到火车站的时候,我就在想,今天的这个决定将来必定会后悔,但是如果不决定就无法摆脱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我隐约地感觉到,最后的这份工作让我在内心深处对现在的生活有了恐惧,一种隐性的却无法隐藏的恐惧。
我从售票窗口接过火车票的时候,恰巧静发来一条短信。她的情形突然跟我莫名地相似起来,她说到,她在深圳那边很疲倦,不是身体上的倦怠,而是心理上的厌倦。她讨厌了那种不折不扣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地生活。她说出了很多能够引起共鸣的想法,也说出了她最终的决定——回北京,继续留在北京。
一个瞬间,让我有了一丝冲动。但那最终也没有成为行动,我依旧是紧握着那张如同终审判决书的火车票,踌躇在售票厅外。现在,我缺乏了勇气。或许是时间使然。
时间会让人否定一些东西,但更多的,它让人肯定了一些东西,即便是有些你打心眼里就不想去肯定的东西。
离开火车站,踏上地铁的时候。隆隆的轰鸣声使得地下本就很明显很明确的压抑感愈加明朗起来,那种特有的沉重的冷气扑入鼻腔中,刺痛着原本就敏感而脆弱的神经,让我不自觉地有一种要哭的感觉,很急促而且很憋闷。
黑洞洞的隧道里回荡着潜意识里面那些惨痛的叫声,清晰而真切。车窗上映出了一张苍白而憔悴的脸,这张脸的表情被无奈和无助扭曲着,已无力再挣扎。
列车进站,擦肩而过的是一个穿着时尚的少妇,成熟的扮相中难掩那种涩涩的轻浮,不知为何,她冲我微微冷笑了一下,扬起眉毛,趾高气昂地离去了。在某个时间里,教室里拥挤的过道上,我们也擦肩而过,也不知是为什么,我冲她礼貌的微笑换来的也是如此这般趾高气昂的冷笑。我只能讪讪地杵在那里,等待着这尴尬场面无措地落幕。
地铁站下很是压抑,我盼望着快一点返回地上。
对一些东西厌倦了,总要想办法改变,即便是这个厌倦只是暂时的。有一些东西让我推翻了自己的一些观念甚至信念,或许他日又会有一些东西让我把它们重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不断地毁灭然后再重塑。
冬日里,从窗外飘来的歌声悠扬而清远。窗内的我,在一样一样地将行李打包。这是一个适合离别的季节,光秃秃的枝丫在向我挥手。很长时间这座城市里没有雪了,就是这么干干地冷着,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相似的歌声在继续着……
11
我的嗓子似乎被回忆哽住了,鼻子里面软软的,柔弱之至。列车抵达了天津,虽然刚刚离开北京这么短的距离,但是我的路就如这一往无前的列车一样,不能回头,不可逆转。
手里面是一个软弱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为了爱情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放弃了自己的志向,最终沉浸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里而不能自拔的事,或许他是为了一种他自己都无从把握并且不甚了解的爱情。最终,他妻子逼他准备礼物打发她老家里形形色色纷繁多样的亲戚,他蜷在厕所的墙角里,默默地落泪。
这本杂志的编辑非常幽默,对着这篇文章,他放上了一篇叫做《青春里不悔的选择》的文章。但是我却笑不出来。
轰隆隆的声音又响起来,响在我的心里,很是沉重。列车的目的地,我很明确,只是不知道,下车之后,等待我的将是什么。
还记得第一次到北京,在火车上我也在思索着将来,也为着那诸多的不确定而忐忑不安过,现在我依然能够体会到当时的感觉。因为此时和彼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离开了北京,我不知道我应该说结束了,还是又开始了。
我的胃里有些翻腾,我起身找到厕所。鼻子里面有些颤抖,酸酸胀胀地逼迫着我的思维。
窗外的田野里飘进一丝干枯的味道,忍了很久还是没能忍住,我妥协了。
其实,没有人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刚强,要对抗一些东西,就必然地要忍耐另一些东西,坚持的另一个名称就叫做妥协。
本人第四部长篇小说即日起连载,每日两篇,中间不插楼,敬请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