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情分析分析什么?

(2012-11-07 21:44: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

一直很困惑,针对于自己的学生的情况来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时,心里大致有个大概,但要表达出来就难了,不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析,又如何根据这些分析到的情况处理现有的教学资源?

正好找到了关于这方面的一些资料,与大家分享:

分析学习者特征即学情分析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制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单元学习评价及具体教学实施提供依据。所以,在教学设计开始前,分析学情是非常重要的。

那教师应当知道哪些学情呢?著名专家迪克和凯瑞认为,有关学生的有用信息包括八类:

1.入门技能:学生在教学前就已经掌握的一些与学习该目标有关的技能。

2.在该领域已有的知识:学生很少对所学的知识完全不了解,但是,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却经常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我们教学的时候,学生可能要用过去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现在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先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

3.对学习内容和将采用的教学策略的态度:学生对于要学的内容可能已经有一些印象或持有某种态度,甚至对如何教也有自己的看法。

4.学习动机:学生的动机水平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对要学的内容完全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时,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Keller开发了一个模型,说明了成功学习所需的各种动机。它包括: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我们可以问以下这些问题来确认这些动机:“学习目标与你有哪些关联?”“学习目标中最吸引你的是哪部分?”“你有多大把握能达到学习目标?”,来进一步确定教学设计中的潜在问题。

5.学业能力水平:这类信息有助于了解他们曾有的学习体验以及他们对于新的不同学习方法的适应能力。

6.学习偏好:了解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偏好,以及他们是否愿意探索学习的新方式。

7.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要了解他们对学校和教师是积极的还是怀疑的态度。

8.群体特征:每一个不同的集体都会形成不同的氛围特点,这些会影响教学的设计。

总的来说,对于我们现在的高中的班级授课来说,至少要分析这些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2.这一阶段、这一特定群体的思维特点、能力水平及主要的学习方式;3.对于学习及教师所持的态度。

下面是我找到的一些分析学情的案例,都是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及其电离》第一课时的,与大家一起研讨。

案例1

(1)初中化学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学习了阴、阳离子的知识

(2)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所以本节课从物质的分类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学中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案例2

知识储备

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学习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

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学习了化学平衡常数。

认知方式

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学以致用的兴趣高。通过初三和高一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和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

思维发展

学生的思维、探索及评价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索和评价主体,探索和评价活动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进行。

案例3

知识

初中化学已经学习了盐酸、氢氧化钠、乙醇的导电实验,但对于还有什么物质可以导电以及溶液导电的本质并不清楚;

能力

具备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在相互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

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案例4

知识

学生已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也知道水是电解质,并学习了化学平衡理论知识。但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能力

在能力上已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案例5

知能储备

在初中和必修1教材中,学生已学过有关酸、碱、盐及电离知识,同时通过对本教材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实验能力

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认知方式

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基础实验技能。

案例6

知识储备

已经知道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和阴阳离子的知识,这些内容对电离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但这一节中的概念比较抽象,要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认知方式

好奇心较强,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要运用各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

学习方式

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假设,在实验探究中构建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是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