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五月儿
五月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6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摘记之一

(2010-05-31 14:21:26)
标签:

宗教

辨喜

摘记

三摩地

罗摩克里希那

印度

杂谈

分类: 读书志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

 
  [印度] 摩亨佐纳特格塔 原著
  [印度] 斯瓦米尼哈拉南达 英译
  [中国] 王志成 梁燕敏 汉译

 

简介

 

此书从最好的大师兄处借来,却一直只阅读了个头。他限我一个月之内读完。特此作摘记,以自勉。该书由克里希那的弟子著写,记录了克里希那(印度自信恢复者、瑜伽士、第一届世界宗教议会核心人物辨喜的导师)在死前五年左右的言行。涉及人类普世经典的各个纬度。师父的福音是活的宗教。它是实践的道德标准,实验的心理学,困惑者的指引,难以置信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精确地图。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出吸引人的戏剧,充满欢乐和难以抑制的乐趣。

 

"罗摩克里希那帕拉玛哈啥的故事是一个宗教实践的故事。他的一生使我们能够面对面地看见神。"--圣雄甘地


  罗摩克里希那对现代世界的信息是:"不要计较教义,不要计较教条、教派、教会或者庙宇;与每个人之中存在的本质即灵性相比,它们毫无价值;灵性越是发展,他就越有力量行善。首先要学习、接受,不要批评,因为所有的教义和信条里面都有某种善。以你的生活去表明宗教并不是指言词、名称、教派,而是指灵性觉悟。"--斯瓦米辨喜

   辨喜在描述他1881年第二次遇到罗摩克里希那时,他自己是这样说的:
 
     我曾经想过:这样的人会是伟大的导师吗?我小心翼翼地靠近他,向他询问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先生,您看到过上帝吗?罗摩克里希那回答道:是的,我见到他正如我在这里见到你一样,只是用一种更热切的意识而已。他继续说:人们能够觉悟上帝,能够看到他并和他谈话,就如我看到你,与你谈话一样。但谁在乎?人们会为他们的妻子孩子,会为他们的财富家产而哭泣,但谁会为上帝泣不成声?这话给我很深印象。我生平第一次发现有人敢说他看到了上帝……因为我从他的口中听到这些事,我不得不相信,他不是像一个普通传教士而是从他自己深度觉悟中说出它们的。--斯瓦米辨喜


  罗摩克里希那完全是一位传统的印度教徒,他激发了那些到处为印度教的现代化而奋斗的"新印度教徒"的灵感……他并不是社会改革家,但却影响了很多个社会改革家。--孔汉思


  你[本书作者]从师父那里听来的话是真实的。你无须害怕去把它们公诸于世。师父是通过你的记忆留下这些言谈。现在他适时地将它们出版。你应当知道,除非把这些话公诸于世,否则人们的灵性意识不会被唤醒。你所记下的一字一句都是真实的。当你把它们读给我听的时候,我感觉到如同他的亲临一样。--罗摩克里希那妻子,室利莎拉达兑维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18361886)出生于孟加拉乡下的一个小村庄。他几乎没有受过任何值得提起的教育,但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对大自然的荣耀有着激烈的敏感。他宣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有多少宗教,就有多少通往神的道路。

 

      *理智、天生的聪慧并不最重要,它们都植根于体验。

 

    什么是三摩地?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在三摩地中常常失去对外界世界的意识。他在三摩地状态通常会对出现面前的人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有时同时让几十人有这种感觉。他们几乎都经历出神经验,就在他的临在之中,并且可能开始有了灵性经验。

 

    绝对的信实、简朴、对神虔诚和独身是达到三摩地的手段。

 

严厉的戒律和训练,强大的信心和虔诚一定是异像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神,佛性,道?以不同的方式 实践都可以体验到神。尽自己所能,追求自己的灵性道路。正式实践的真诚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特定的仪式、经典、或者庙宇,或是YOGA体式等等。好比,看到水,印地语的人称之为“Jal”,穆斯林称之为“Pani”,英国人称之为“Water”,科学家则会说“Aqua”。然而,水是一样的,喝水可以解渴。同样,不同宗教对神有不同名字,但神是同一的,他的异像会让所有人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