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军事重镇-天龙屯堡及屯堡建筑

(2009-07-16 13:11:12)
标签:

明朝

军事

重镇

天龙

屯堡

屯堡建筑

分类: 原创

明朝军事重镇-天龙屯堡及屯堡建筑六百年前来自金陵的江南军民,在称为蛮夷之地的贵州找到了一处风水宝地-平坝县天龙镇。先民们怀着对故土的思念,在如莲花的山谷中修建了天龙屯堡。屯堡建筑体现了屯军的特点,小镇内交通纵横,小巷幽深。先民们就地取材,用当地易取得的薄石块修建了住宅,原先的雕档画檐也被隐蔽的射击口取代了。六百年后走在巷子里,寂静无声,感到一丝丝凉意。

“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一段精辟的民间顺口溜道出了屯堡村寨的石头魅力。
  走入屯堡寨中,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石头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人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至,一个典型的屯堡就是对“石头生命”的完整诠释。
  屯堡人的石头寨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防御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采用贵州山区随处都有的石灰岩薄层进行建造,坚固而耐久。每个典型的屯堡村寨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石头单体建筑和石头群体建筑的完美结合
  从至今仍保存的比较完整的屯堡原始村落来看,村落布局多采用中轴线分割布局和点线分割布局。点线分割布局最具有典型特点,这种布局形式以寨中央空坝为点,向外辐射出纵横交错道(线),巷道把民居分割成一片一片(面),构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在狭长深邃的巷两端做有可供御敌的门;每条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互相形成整体防御。进入巷中就如进入了迷宫,如敌人冒然进入,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在原始的村落布局上我们发现,屯堡民居极少有单体民居独立存在,它们都是户靠户的紧挨着,聚族而居。房屋布局从寨子中心的“点”向外扩展,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屯堡民居建筑既独立,同时又跟整个寨子的布局浑然一体,单体和整体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2、依山傍水 可攻可守
  屯堡村寨的选址十分讲究,寨前要有可供灌溉的河流,寨中有饮用水源,寨后有靠山,进则可攻,退则可守。
  屯田的本质决定了屯堡建筑的风格。屯堡寨子的前面是阡陌纵横的田土,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利于耕种;寨后的靠山高而险峻,登顶可以远眺,观察敌情。原始的屯堡四周都有石砌城垣和雄伟的寨门,寨门和城垣都采用坚固的石料垒砌,高大雄伟,站在寨门上即可看清进攻之敌的情况,十分不利于敌方;待进攻之敌筋疲力尽时,则可聚集屯堡中的兵力出而击之,或于靠山顶燃放烽火向其它屯堡报信,等待援军共同夹击敌人,如援军迟缓,坚固的城垣和复杂的巷道又可坚守;寨中有囤聚之粮,有饮用水源,为坚守提供了条件,一般数日无忧;就算敌人攻破了屯堡的外围防守,屯堡寨中民居和巷道还可以独自为堡,与敌人进行巷战,高大的碉楼和巷道民居随处密布的射击孔、梭标孔对入侵之敌同样有致命的威胁。
  3、精雕细刻,琼花瑞草
  屯堡建筑虽然把军事功能放在首位,但也不完全一味是粗犷的东西。屯堡人的民居建筑雕刻还是十分细腻精巧的,特别是屯堡民居的门头雕刻最为繁富,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民居内部的花窗、花门、柱础等雕刻也多如此,有钱的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还雕有诗词书画,这些雕刻图案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江南汉族移民文化秀丽的地方。

 

明朝军事重镇-天龙屯堡及屯堡建筑这是屯堡的经典地戏-三英战吕布,在镇中心的校武场内,一阵急促的鼓声之后,头佩代表身份的木制脸谱、脸用黑纱遮住的地戏表演者冲上了青石板铺就的校武场上。他们的穿着虽然有点戏剧化了,但也体现了六百年前的汉人的装饰-宽胞大袖。一声接一声的长唱腔,犹如六百年前的战士回到了我们身边。一个又一个的旋转,短兵相接后叮当声,三英与吕布久战不分胜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