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的黄丝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标签:
黄丝带黑帮老大泰姬陵百万富翁杰玛印度贫民窟观后感杂谈 |
分类: 原创 |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获得者。故事情节如下:
杰玛出生在印度孟买贫民窟,在一次宗教冲突中母亲被伊斯兰教徒杀死,从此与哥哥舍利姆及流浪女孩拉提卡相依为命,靠拾垃圾为生。一次误入靠拐骗儿童来进行乞讨的黑帮中,舍利姆在杰玛即将被人贩子弄瞎眼时带杰玛逃出,逃跑时与拉提卡分离。
兄弟俩在火车上、印度泰姬陵及印度各地行骗、偷窃,在苦难的日子中逐渐长大。杰玛一直没有忘记拉提卡,于是二人重回到孟买。
通过被弄瞎眼的童年伙伴指引,兄弟俩找到了拉提卡。并与随之而来的黑帮老大相遇,舍利姆开枪打死了黑帮老大。三个童年的小伙伴重新相聚了,杰玛充满了幸福。
舍利姆从小性格就与杰玛各异,随着经历的种种磨难,舍利姆走上了黑社会,当上了一名马仔。舍利姆占有了拉提卡,赶走了杰玛。后又将拉提卡送给了黑社会老大。杰玛却在电话公司接线员处当服务生,负责端茶送水的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杰玛找到舍利姆的电话并联系上了他。通过跟踪舍利姆,杰玛又找到了拉提卡,只是拉提卡也是黑帮老大的情妇了。
这时印度一电视台一档“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智力竞赛栏目很受印度百姓欢迎,拉提卡总是收看此档目。在与拉提卡约好一起出逃被发现后,拉提卡被黑帮老大逮了回去并不见踪影。
杰玛就参加了“百万富翁”栏目,只是希望拉提卡能在电视上看到他。虽然他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是生活的磨难却让他掌握了许多知识。
也许是命中注定,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总是与他的生活经历中让他难忘的事有关,于是他一路闯关,得到了1000万卢币时。主持人怀疑他作蔽,在警方的严刑拷打下他说出了十八年来经历的种种经历恰恰让他记住了问题的答案。
在“百万富翁”最后一道题中,他的童年中清楚地记得答案应是选D,但是他却打了求助电话。因为他想与他哥哥舍利姆通电话。只是此时的舍利姆却私放了拉提卡,并与黑帮老大发生了交火。在电话中拉提卡告知他有钱没钱都没关系的,于是杰玛就选了一个错误的答案A,只是命中注定,他答对了。儿时老师教的是错误的。
本片在结束时打出一句话:D:命中注定。这就是本片的戏剧构成。
本片有些剧评说是励志片,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励志的成分有,但是主要是爱情片。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跨越文化、跨越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时空的经久不衰的题材,这是此片获奥斯卡奖的一个因素吧。
杰玛的爱情是执著的、纯洁、善良的。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杰玛这样善良的,一类是舍利姆那样走上黑社会的。上层社会对贫民的歧视,主持人即使为了节目的收视率,也对杰玛充满了看不起、怀疑。虽然在节目中对杰玛充满了赞扬,但暗中却使坏。他告诉了杰玛一个错误答案,可是生活让杰玛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他选择了另一个答案。
影片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题材再好,没有好的表现手法也只是三流作品,打不动观众的心。导演在演绎手法上采取倒叙、插叙等手法,一开始就将杰玛置身于警察局,遭到警察的毒打。通过警察对杰玛的怀疑,引出了一系列的故事。
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围绕“百万富翁”的参赛进程,一条是杰玛的成长经历。在赛场上的杰玛是万人睹目的知识英雄,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但是杰玛得来的知识是靠他辛酸的生活阅历,是那个时代、那个阶层的集中反映。
导演通过航拍,用一种以点逐渐扩到面的摄影技巧,将孟买的贫民窟的巨大与杂乱、暴力与温情、拥挤与脏乱表现出来。
通过一系列看似杂乱无章的回忆,曾经的童年的无拘无束,妈妈的爱,哥哥的小聪明,破烂的房子,但是这一切不是想拥有就拥有的。他们只是想在下雨的天气能找一个躲雨睡觉的就行了。可是导演还是觉得这不够,让一个貌似圣人的人贩子将杰玛哥弟俩推向了社会,走上了行骗、偷窃的混混道路。
导演在剪辑手法上紧凑,有点像拍MTV一样,将许多元素拼在一起,给人快节奏的感观刺激。影片充满了印度风情。有着浓厚的印度民族特色。给我感觉最深的是拉提卡的服饰,在火车站与杰玛准备逃跑时穿了一套黄色的裙子,色彩鲜艳,一条黄色的丝巾飘在颈间。这就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美人。
当然为了宣传印度的泰姬陵,导演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拍摄了泰姬陵的优美。让杰玛充当导游引领我们去浏览泰姬陵。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影片获奖的因素之一。每位导演都有宏扬自己民族的文化的神圣使命。
音乐我不怎么懂,但是在该片中却感觉到导演将印度的传统的音乐与西方的潮流融合了。西方打击乐时常出现在有东方优雅、婉转的音乐中。
写得太多了,也不知怎么写好了。还是朋友们自己去看吧。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许你有更好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