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2009-09-10 15:14:58)
标签:

赣南

古塔

风水塔

文峰塔

定南县

大余县

石城县

会昌县

文化

分类: 视野:《客家文化推广》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定南巽塔座落在定南县莲塘城南偏东南河对岸山顶上,明代建。红条石砌成,七层八角形。每层皆有飞檐。底层正门朝西北方,门额石刻横书,“青云峰”。残高14.8米。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会昌县龙光宝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历经58年才建成的宝塔。天启四年,会昌知县梁弘建为树起会昌文峰,创建此塔,但仅建两层因资金不足就停工了;相隔38年后,知县王志赘又从县衙军需存余库银中拨出白银300余两续建此塔,只加高了两层又停工了;过了18年,到康熙辛酉年,本县绅士沈茂赓等四人牵头,操办续建宝塔之事,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在康熙壬戍(1982)年把这座宝塔建造成功了。龙光宝塔外观9层,内有11层,南北两条通道到顶,砖木结构形,塔基占地面积116平方米,塔高38.89米,是赣南比较独特、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是会昌县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进士肖凤仪在《龙光塔记》中写道,此塔“位属辛方”、“宜建塔以作文峰”,是一文峰塔。据史料记载,在建此塔前400年中,会昌才出过一个进士,22个举人。这座宝塔建成后至清朝末年的230年内,会昌人才辈出,中进士8个,举人35个。所以说这座塔是一座好塔、风水宝塔。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石城县宝福院塔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保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位于县城东南的宝福院后,紧临琴江河,塔影江心是古琴江八景之一。宝塔始建于宋徵宗崇宁元年(1102年),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年)。是一座楼阁式佛塔,塔身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塔高59.8米,建筑面积1982.12平方米,底层对边直径为10米,对角直径为12米,内空直径为2.6米,墙厚3.7米,墙外边长5.6米,自下而上逐级微收,高而不危。每级有六扇门,三开三闭。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声播江城。塔墙北较直而南较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夹角,结构严谨,技艺精巧,虽经800多年风雨雷震,仍挺立江边。塔砖多有“崇宁壬年”,“僧道符立”字样,底层亦有“应可”砖记。宝塔在历史上曾遭三次兵燹,进行过两次维修。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图说赣南客家地区古塔建筑(三)

 

大余县嘉佑寺塔位于县城东狮岭山麓的南安板鸭旁,因塔属原嘉佑寺院内建筑,故名。是县内历史最久的一座古塔。嘉佑寺建于隋开皇五年(585),唐景云年间(710)重修,名大云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清泉寺,宋嘉祜元年(1056)重修后更名嘉祜寺。寺早巳塌毁无存,惟剩此塔。嘉佑寺塔高19米,边长2.1米,五层方面,下阔上尖青砖仿木构筑,为楼阁式塔。塔基平面为六角形,五级,每级各面设有券门、柱、枋子、斗拱,每层下部六面的券门式佛龛均为直立拱顶,塔檐有挑,塔身中空,沿塔壁龛可登至顶层。二至五层每层之间均有突出的砖砌双层花檐,上层为倒钟形覆瓦坡顶,高1.5,整座塔身结构精巧,稳重端庄。专家考证,此塔有唐代风格,是不成熟的宋塔,其梁枋斗拱,与天籁阁所藏王勃《滕王阁对客挥毫图》中所描绘的古建筑风格极为相似,是全省乃至江南唐宋塔中的精品。嘉佑寺塔1957年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1981年、1996年人民政府三次对塔体进行了简单修缮,现塔基完好,塔身墙灰略显剥落。由于塔体结构严谨,构筑精湛,虽历千年风雨剥蚀和地震,依然雄伟屹立,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