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瑞金诗人三子诗歌及随谈(转帖)

(2009-06-29 10:28:16)
标签:

三子

钟义山

诗歌

瑞金

松山下

绵江

贡江

赣江

赣州

杂谈

分类: 视野:《客家文化推广》

文章来源:

1.《诗选刊》;

2.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songshanxia

(三子/松山下天涯博客“桃花岛”)

 

诗人简介:
三子,男,本名钟义山,1972年4月出生于江西瑞金。有诗歌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并入选多种诗歌选本。曾参加《诗刊》第十九届“青春诗会”。江西省作家协会和省“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现居江西南昌。

 

《暮色》

暮色在山顶上盘旋,那一片松林静极
于无声时,吸纳了如常的夕光、虫鸣
和俯仰之间的气息。我回一回头
没有看见自己灰黑的影子,只有一路
稀疏的茅草,顺着风小心摇曳

望下去——山脚下
就是那个叫做“松山下”的村庄
暮色,已渐渐垂向起伏的屋顶
忽然它落下来——
山坳里的村子,在我的脚下一颤
随后又归于一盏灯火的寂静

《端午》

我喜欢菖蒲、艾草的青涩
枝叶,还有它们安静的,死亡的迷香。
我喜欢鱼沉到水里
的那一把孤零的骨头。此时
行人来往于闹市,
而鞭炮的响声传自远处的河堤
我有一瞬的惶恐,
并对这尘世心存愧疚。

《马鞍》

天将露出鱼肚白,他就漱口,起程
顺赣江而下,此去郡城
还有八百里。到京都,有三千九百里
我坐的是火车,他骑着马
而在路上,我们要耗尽同样的
一生。
车窗外,灰蒙蒙的是山,那江刚才在左
现在是右。马上的影子
一隐,一显,我手上的古籍
合了又翻——兄台,距秋闱
尚有半年,我且先去觅一间静舍
打一桶清水,待秋风来时,共你
洗净蒙尘的马鞍

《我堆过那些鹅卵形的石头》

我堆过那些鹅卵形的石头。九月的
绵江河,我卷着裤腿赤着双脚
把石头一块一块从水里捞起
又一块一块往上叠——
尽管多么小心,堆到第五层
它们就要塌了

那些石头不可避免地要塌了
我堆上去,它们又滚下来
在绵江河的沙砾上,我一次次地堆着
那些鹅卵形的石头--
我记起自己曾经花费了整个下午的时间
就有一些嘲笑和一些感动
 

《回 忆》
        
对于松山下村,我还能再回忆起什么?
黄昏吱呀响起的木门,屋瓦上飘散的一股
青烟,父亲冬夜的又一声咳嗽……
对于这一个村庄,有时我想象它的酣梦比
大地更沉,甚至一再缩小,终于
躲进了未知的某处。这一个村庄
我已离开十八年了,有时我会记不起它的样子
可它还在暗处呼吸——像父亲在夜里轻轻
转一下身,像一条爬行的蚯蚓
在泥地深处突然驻足
2003,9,2

 

《村 小》
        
上课铃敲响的时候,我在小树林里独自
玩着石子。猫着腰,我折进教室的后面
海兰老师抖了抖教鞭,我闪了一下
可是最终——它没有落下来
在蕉坊村小,一座破庙里的学堂
一个人的生涯从这里开始。我们学会做
加减法,学会背古诗,做游戏,摔跤
有一次,我的手臂被摔破了,海兰老师的
教鞭举起,但最终还是没落下来——
现在,看见手臂上的疤痕,我就会记起这些
2003,9,7

《贡江之侧》

 

这是贡江之侧连绵的丘陵,每一堆土的拱起

都挤压着虫子的喘息。这是贡江之侧的

小小村子,每一年的秋天都有青草在路口

走失。这是贡江之侧的一张面孔,一张衰老的

面孔,在这一阵风中缓缓起皱、聚拢

我突然看见了它——一个老人,一张熟悉

的面孔,正被贡江之侧的暮色悄然合闭

2004,6,29

 

《下午之诗》

 

对面的矮房子上

那个男人修补着瓦面

他慢慢地爬,绕过歪斜的烟囱

到了屋脊

他蹲下来时我想起了一只猫

(其实,我没有

见过猫在屋顶上的行走)

对面的矮房子上,那个男人

把脚下的瓦面掀开

整个下午,我隔着玻璃看他

他嘴里叼着烟卷的样子似乎和我

一样安详而孤单

2005,6,5

  

《怀 疑》
 

在小村里,我遇见的每个人
背影都有些模糊
一个老人死了,他儿子接着佝偻下背走路
如果开口,嘴里便发出他的声音
          

因此,我常常恍如梦中
叫不准那些熟悉的名字,也无法和草树交谈
——它们的枝叶,像从前一样摇动

而这个小村是静止的。时光的缝隙中
它容许穿行,却不露出一些痕迹
2006,3,1

 

《月 光》
          
不要打乱这些槐树、栗树、苦楝树
这些影子。多年了,它们就在这里
含着入秋的露水,默不作声
          
山冈和旷野上,更多事物无知地
潜伏。已经遗落的,我的手不去捡拾
把头偷偷探出的,我通过月光
将它们挪上大地的屋顶
2006,3,2
          
《秋风吹过》
          
秋风吹过
那个老者的脚步虚浮。他的腹腔内
也许还藏着一只四月的青蛙
          
木杆之间的电线上,有雀鸟站立
它孤零的自语,被地下的蚯蚓听见
 

更远处,河床已经干裂
那些不规则的,与皮肤相仿的图案
构成我眼里的一具躯壳,我倚着的暮色
          
秋风,此时吹过了大路
一扇木门,随着晃动的灯火合闭
2006,3,3

《秋后送父亲返乡》
          
筑了三年的铁路通了火车,下一次
我们可以坐到县城,下车后
再沿脚下的小路,穿过这片秋后的田野
父亲,想想今年你已经七十一岁了
一路上,嘴里的话却变得更少
现在,你停了下来,指着不远处说:
“那一块地,是我们的。”
顺着你的手指,我看见的是同样的田垄
田垄上散落的稻秆,还有几只
起落的鸟雀
2006,3,6

《去远方》

 

洗净手和锄头走

煮烂薯藤喂饱了猪走

锁紧门打好招呼走

哄睡了小孩儿背着井里的月亮走

 

顺着石阶路走

绕过那一块田地走

卷起裤脚踩着小河水走

转过身,把紧随的狗赶得远远了走

 

上了乡道,县道,省道,国道

这一双脚终于慢了下来

抱着自己的村庄

流着口水,他在车厢的一角沉沉睡去

2006,3,22

 

《小 镇》

请原谅,从现在开始
我只爱那些和自己无关的事物——
一地秋霜,一条驿路,一个乌有的小镇
        
从现在开始,我踏上旅途
日夜兼程的目的不是靠近,而是远离
请原谅,我是个习惯与愿望相悖的人
        
我是个把他乡
当作故乡来爱的人——当无关的事
无关的物,安睡在今夜的另一面
        
我却忍不住,再度流下今生的热泪
2008,10,21

《江 水》

 

傍晚里有空洞的时光
江水远去,下游的运沙船远去
挑水的妇人,和她的木桶一同远去
        
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我能说出的
不比昨日更多
我所遗失的,不比傍晚的江水更少
        
比如,那些运沙船上载着的时光
那些木桶里晃动的时光
那些自我的身体之内,瞬间穿过的时光
        
它们落入水中,不发半点声响
2008,10,21

 

《坐在楼顶上看赣江》
        
坐在楼顶上看赣江,那些跳跃的水花
归于静止,平寂的江面
不见往昔的波浪。坐在楼顶
看赣江,它绕南昌而过,比上游瑞金县城外
的绵江更宽
比赣州城墙下的贡江更阔
暮色中,我却看见了相同的颜色
有些浅白,又收藏了我瞳仁的泛黄
坐在楼顶上看赣江,我的村庄
在八百里远的水边
秋风吹来时,年迈的亲人
还在村庄以外,沿着它最末的神经慢慢行走
而暮色中,更多的江水
于我看不见的丘陵地带流动,它在流动
几乎不带半点声响

随谈:

□三 子

在我的字典里,时间和时光,是有着不同属性的两个名词。时间是沉重的,时光却可以是欢快的;时间是黑色的,时光却可以是多彩的;时间是共性的,时光却是个体的;时间是宿命的,时光却是可以转换的;时间是不可触摸的,时光却是可以呼吸的……我惧服于时间的强大,并甘于把脊背缓缓弯下;我更渴望让自己的心灵,借诗歌那分行的文字,将微弱的头颅偷偷抬起,在瞬间打探时间的秘密和时光的细节。

摘自:《诗选刊》2005年11期 作者:三 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