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永:扶贫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不懂脱贫规律

标签:
杂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分类: 扶贫文摘 |
扶贫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不懂脱贫规律
2017-12-28 16:35来源:川报观察王付永
扶贫是件良心工程,扶贫中的形式主义既让人深恶痛绝,也危害极大。造成形式主义的原因有很多,主观原因虽然也有,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原因是,不懂脱贫规律。现实当中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忙不完的各方检查等大都与此有关。
脱贫是一件等不得的大事要事,但等不得也急不得,它有着着自身的规律。大家都懂得“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作为顽疾的“贫困”同样如此。如果不重视这个规律,以为短时间内多开些会、多点检查、多填写表格就显得重视了,一线干部因此就有了动力,问题就得到解决了,显然是不顾实际。一些地方,对脱贫之事不可谓不重视,要求基层对脱贫情况和脱贫群众增收情况的进度表不但要年度的,还要季度的,月度的,甚至是每周一报。这简直是把贫困当作了感冒发烧。出现这样事情的本质就是不懂扶贫为何物,这和“何不食肉糜”之谈又有什么区别。
脱贫的责任重大,各级干部肩上的压力也不小。如果不懂脱贫规律,自然本领恐慌。纾解的方式除了压力向基层转移之外,似乎在没有别的招数。我们相信,在脱贫这件事上,所谓的文山会海,“表来表去”,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但是如果时机不对,也只能给一线脱贫干部们添乱。
看来,要从根本上克服扶贫当中的形式主义,各级官员们就要多些扶贫的知识、多些脱贫的本领、多懂些扶贫规律。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形式主义,大都与脱贫本领的缺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