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铁在通江县调研:基础在基层,帮扶在过细

标签:
杂谈土地帮扶精准扶贫调研 |
分类: 扶贫调查 |
五福村漆家坝自然村贫困户党光林(右一)高兴地向王思铁介绍张建中等村两委干部如何帮助他一家的情况
8月21日至24日,省扶贫移民局领导、项目中心主任王思铁深入通江县调研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每走一处,都采用“暗调”方式进行,事先没与市县乡村打招呼。
先后到了通江县涪阳镇、新场乡、青浴乡、板桥口乡、诺水河镇、空山乡、两河口乡、长坪乡、泥溪乡。先后与新场乡、清浴乡、空山乡、泥溪乡领导进行了交流。在空山乡五福村展开了蹲点调研,并先后住宿在78岁的原老村支书党光荣、以及70岁与76岁的夫妻五保老人家里;调研了该乡最贫困的园山村,走访了贫困户——68岁残疾老人肖定聪及他67岁的带病妻子。
23日晚,听取了县扶贫移民局局长万学成等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汇报,在县政协主席赵洪斌、副县长吴天泉陪同下,看了县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室,并交换了意见。24日早晨,王思铁与通江县委书记赵万先见面,交流了这次调研情况。
王思铁说,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通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真正做到了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干上,工作作法和成效都十分明显。县扶贫移民局为县委、县政府当参谋、作助手的功能作用发挥得好,令人欣慰!
他说,脱贫开发,基层是基础。通江县基层脱贫开发工作有特色,所到乡镇资料完整、干部精神状态好、深入一线工作实。21号尽管是星期天,但所到乡镇的干部有值班的更有加班的,青浴乡党委书记马通就带着11位乡干部加班。该乡土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贷款、“三个万亩”扶贫产业、精准扶贫到户等工作都抓得实实在在。23下午,我们到的泥溪乡,乡干部作风过硬,党委书记、乡长带头去村社农户,抓因地因户因人施策。
他说,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不仅要“轰轰烈烈”,更要扎扎实实,特别要做到认真过细。空山乡五福村就是这样的典型。村“两委”把精力放在脱贫开发上,吃透村情、社情、户情、人情,把着力点放在帮助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抓施策、促脱贫上
他说,五福村的柏杨坪自然村贫困户谢明坤一家4口,过去靠年轻夫妇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在兰州、北京等地打工几年,被拖欠工钱数万元而陷入贫困,但他家有充足的土地资源,适宜种植业发展。驻村第一书记胡家华、村支部书记张建中等村干部帮助他家出主意,种马铃薯、中药材,养牛等。今年,他家已经出售马铃薯5.70万斤,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即过万元。
左起谢明坤、李春蓉(谢明坤的妻子)及大女儿、王思铁、驻村第一书记胡家华
他说,脱贫开发,精准施策很重要,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更重要。为种好马铃薯,谢明坤从森林里掏腐植肥180多背,一背120多斤。五福村的五福坝自然村贫困户黄明富一家5口,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村两委针对性地帮他家拿主意,搞起了羊、牛等养殖业。目前养羊130多只、牛5头、还养有猪、鸡、蜜蜂等,今年已得净收入1万多元。谈起这些变化,黄明富46岁的妻子张玉琴笑着说,“有人帮,还要靠人勤快”,还指着她89岁的公公对我们说,“他也还在劳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