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脱贫攻坚南海仲裁军事 |
分类: 扶贫绩效 |
四川精准扶贫脱贫政策措施在加快落地。
一是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关政策》。建立省级融资平台,召开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加快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全省已下达易地扶贫搬迁相关资金187.6亿元,144个项目县已开工建设的有110个,已开工建设住房2.17万套。
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编制完成11501个贫困村的产业脱贫规划。省财政下达20亿元,在每个贫困村设立15-20万元的产业扶持周转金,用于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支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省财政按每个贫困县2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专项补助,各贫困县设立返乡创业贷款分险基金和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自主创业。探索实行土地流转租金保底、财政资金量化入股分红等增收模式。多种途径帮助全省176.73万人就业增收,其中74.96万人实现转移就业。分片分产业培训贫困农牧民63.2万人次。
三是着力推进低保政策兜底。筹措下拨低保补差资金1.19亿元,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从去年2280元/年提高到2880元/年。明确今年5个计划摘帽县和105万脱贫人口中的兜底对象年内实现“两线合一”、达到3100元,省财政对扩权县补贴40%、非扩权县补贴30%。
四是着力推进医疗救助扶持。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专项提高大病保险保费筹资标准,充分运用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综合政策,加快实现县域内就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出台《关于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在叙永县率先探索实施了贫困人口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医疗扶贫附加保险受益面、医疗救助面“四个100%”模式。上半年8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县域内累计诊疗154.22万人次,县域就诊率达80.78%。
五是着力推进财政金融扶贫。大力推行扶贫小额信贷,累计17.8万户贫困户获得小额信贷支持,贷款金额达30.42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贷款贫困户24857户、发放贷款5.22亿元。创新推出了“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向21家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发放的扶贫再贷款达到21.28亿元;探索开展了资产收益扶贫,对今年5个计划摘帽县每县支持500万元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同时,深入推进“四大片区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全年计划投入93.27亿元,实施46个大项88个小项建设任务,彝家新寨250个村全面启动建设。大力开展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计划投入资金60.9亿元,截至6月底到位资金49亿元。7.9万贫困人口的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十大行动”和“精准扶贫十项工程”扎实开展。
来源:中国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