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农户”保底扶贫
(2016-07-26 00:19:34)
标签:
杂谈军事精准扶贫南海仲裁抗洪 |
分类: 扶贫文摘 |
原标题:海口大坡镇探索新模式助贫困户增收
(海南日报记者 侯小健 通讯员 林先锋)
黄得忠一家4口,胡椒、石榴和养猪是其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黄得忠原养了一头母猪,今年6月,在帮扶单位——琼山区委宣传部的扶持下,黄得忠家新添了两头怀孕母猪,前不久,两头母猪产下了24只猪仔,这可乐坏了黄得忠夫妇。
张运娜提及的入股合作社,其实就是琼山区大坡镇今年推出的“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它将为贫困户开辟增收渠道。
这,就是大坡镇去年组建的海口王峰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黑山羊养殖基地,羊圈旁种满了绿油油的牧草。
大坡镇政府主任科员蔡斐介绍说,该镇共有22户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均有养羊的意愿,但鉴于部分贫困户缺劳力、技术,于是,镇政府和帮扶单位——琼山区委宣传部、海口市检察院等共同商议,决定推出“合作社+农户”精准扶贫模式,依托合作社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将政府扶持给贫困户的220头种羊(每户10头)交给合作社代为饲养,贫困户不参与经营,年底每个贫困户均可获6000元的固定分红。
琼山区扶贫办主任王式福说,帮扶单位迄今已多方筹措60多万元,帮扶22户贫困户种植胡椒、槟榔及养羊、养猪等,采取固定扶贫和灵活扶贫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力争每个贫困户能永久脱贫。
7月20日上午,大坡镇福昌村委会龙村贫困户许俊政夫妇正顶着烈日在胡椒地里立胡椒柱。“4亩胡椒地已平整好,胡椒柱也基本立完,准备今年9月种植胡椒。”许俊政心中燃起了脱贫的希望。
许俊政种植胡椒缺资金,琼山区委宣传部、海口市检察院便筹资帮其购置了400多根胡椒柱,下步还将为他提供种苗。
“非常感谢政府的扶持。胡椒种几年就能收获,4亩胡椒一年至少可收入3万元。这样,永久脱贫应该没问题。”许俊政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本报海口7月24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