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扶贫札记(31)加班没费V费的加班
(2016-06-18 13:34:21)
标签:
杂谈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军事旅游 |
分类: 扶贫杂谈 |
文/王思铁
为人民日报叫好!刊出这样的好文章——《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06月17日18 版)。
从读中学时起直到好几年前,每到一个地方或单位,我总见领导号召:“学党报党刊”。回想起来,我这个快要退休的50后,一生就是伴随党报党刊过来的。不仅学也写(投稿),对党报党刊就有那么一种不可须臾离的情结。可而今,在一些同志特别是有的党员领导同志眼里,学党报党刊、跟党报党刊,好像就是另类。前段时间,人民网转的一篇文章我也转了,就惹出了不大不小的“文革”式风波来。见了《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一文,我在心语:倘若出自我笔下的话,真不知结局会怎样,还会被戴上“妄议……”或给予“咬咬……”“扯扯……”什么的吗……
调属调侃,话归正题,几十年工作给我的感受是:不加班是不现实的,加班就领报酬也不现实。因为现实需要,也因为这对于我印痕太深。可以这样说吧,加班几乎伴随着我一生。有准确记载的是2010年,加了137个白天和夜晚(8小时折一个夜晚),好像领了自加班来唯一的一次加班费:一张“大团结”。前些年,有好心的领导和同事常提醒我说:“少加班,不要透支生命!”几年前,我调到现在的单位任职,刚到时就有职工开玩笑地对我说:“领导,不要把您加班的传统带来啊!”可见,过度加班是惹人生厌的;但也不尽然,而今居然有的同志就公开号召大加特加班、变加班非常态为常态,还号召“手抄……”什么的。
该文提了“三无”的三问:无效加班、无谓加班、无偿加班?问得好啊!单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加班族”来说,怕的不是加班没费,而是“费”的加班。不计报酬,苦点累点都没啥,就怕反复瞎折腾、白苦一场。虽然“脑力劳动都是包月不计流量”的,但还是希望领导者讲究点方法,别自己动口不动手,却让别人流汗又流泪;当然,也不要耍的耍死,累的累死,还要讲究提高效率。一位乡干部噙着泪花对我说,本系统就有内容几乎一致的两个信息平台,其他系统如民政、教育、人社等又都有自己的信息平台且与前两个内容大多一致,但到了乡里就我一人应对。可见超常加班那是家常便饭,更有时一月七八次到县里报数据材料,单边一次车费就六七十元,还要个人掏腰包……
该文分析了造成过度加班的原因,其实还有要命的是出于功利主义造成的过度加班。譬如寅说卯要,报上去了,又叫返工,周而复始。为什么过度加班降不下来,就是有那么一种领导人凡事从功利主义出发,以“政治正确”面孔出现,把上级的要求挂在嘴上,去搞堂而皇之的“政治排场”。在这种背景下的过度加班,不仅难免出现大量“费”的加班,弄不好还可能出现令人卒死或让家庭破裂的杯具。脱贫攻坚,是讲求实效,不是一味追求数字好看,所以,要防止那种“做给别人看”的“精致形式主义”而导致过度加班升级。目前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希望功利主义者们下点功夫学习,多少有点长进!
再者,《劳动法》也是法。更企盼国家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恶意制造过度加班者依法给予处理。这也是依法治国、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