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省10个扶贫专题方案简介

(2015-10-05 10:37:03)
标签:

贫困地区

片区

贫困户

贫困人口

贫困村

分类: 扶贫文件

 

四川省10个扶贫专题方案简介

 

 

开头语: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印发了<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10个扶贫专项方案的通知》,10个扶贫专项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教育与就业扶贫、生态建设扶贫、医疗卫生计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和财政金融扶贫;各方案主体部分基本由对象范围、目标任务、进度安排、政策举措和保障要求五部分组成。10个扶贫专项方案说明了扶贫攻坚的对象范围、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进度安排等内容。为方便读者把握各个扶贫专题方案的基本内容,本博特整理刊出。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9/28/128274918_14434102459121n.jpg

 

01:《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

 

一路。2020年底,四川省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对除三州外的重点县、片区县的全覆盖,与此对应,所有重点县、片区县至少形成两个二级及以上(三州三级及以上)的对外公路通道,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和新村聚居点通硬化路。2016年至2020年,四川省将投资1180亿元,确保建成雅安至康定、汶川至马尔康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宜宾新市至攀枝花、绵阳至九寨沟等4个项目;力争完成新改建贫困地区国、省干线公路5903公里。未来5年,四川省将实施农村公路建设4.8万公里、“渡改桥”333处。为解决农村公路“有路缺桥”的问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将总投资6亿元,完成桥梁建设2万延米。

二水。四川省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贫困地区人人喝上干净水,丘陵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山区和高原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

三电。将优化改造110千伏农村电网骨干网架结构,解决35千伏及以下电网过负荷、供电质量差问题,提高10千伏配网手拉手供电比率,提高运行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水平,消除配网卡脖子安全隐患问题。从具体项目来看,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将投向通村达户工程,工程建设规划总投资236.6亿元,其中,220千伏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3.3%35千伏工程和10千伏及以下工程占总投资的68.7%

四信。未来5年,在88个重点县、片区县,年均完成1000个左右行政村通宽带任务。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0%

 

四川省10个扶贫专题方案简介

 

02《四川省产业扶贫专项方案》

 

     到2015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00万亩,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100万亩,年出栏肉牛、肉羊及特色小家禽2.2亿头(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6万亩,农民合作社达到1.1万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达到30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45%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80%以上。启动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和万户民宿服务达标计划,开展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制的前期工作。

  到2017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400万亩,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300万亩,年出栏肉牛、肉羊及特色小家禽2.35亿头(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8万亩,农民合作社达到1.2万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达到50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55%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85%以上。形成50个以上不同层级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打造400个特色旅游村、4000个民宿旅游达标户。

    到2020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00万亩,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600万亩,年出栏肉牛、肉羊及特色小家禽2.5亿头(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0万亩,农民合作社达到1.4万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达到80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5%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0%以上。形成130个以上不同层级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打造1000个特色旅游村、1万个民宿旅游达标户。

 

 

四川省10个扶贫专题方案简介

 

03《四川省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

 

2020年,完成11501个贫困村的新村建设,全面完成5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累计完成农村廉租房建设16.65万户,为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新村建设扶贫工作以“四大片区”88个重点县、片区县为重点,统筹推进全省其他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和贫困村新村建设工作。

在全面推进农村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上,将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放在首位,优先支持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建设,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提升扶贫新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统筹推进设施配套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和构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

 

04:《四川省教育与就业扶贫专项方案》


力争到2020年,“四大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成果,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建设满足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四大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成果,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建设满足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贫困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四大片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对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具体进度是,到2017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0%;务教育保持高位普及,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学校班额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大班额”现象进一步缓解,开齐国家和省规定课程;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2018年,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明显缩小。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

 

05《四川省生态建设扶贫专项方案》


2020年,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37%,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90%,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贫困人口收入显著增加,贫困地区农牧民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目标任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治理突出生态问题,筑牢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7%,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90%,扶贫搬迁120万贫困人口,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经济长足发展,贫困人口收入显著增加,贫困地区农牧民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促进生态资源利用。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推进防灾减灾避灾。 

 

06:《四川省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专项方案》


对象范围:全省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中病患者和“老弱伤残”脆弱人群,特别是其中172.28万患大病、慢性病贫困人口;“四大片区”88个重点县、片区县服务能力薄弱的基层卫生计生机构。

将通过开展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五大行动”,实施“八免四补助”,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治疗疾病经济负担,助推贫困人口恢复劳动力、脱贫增收,摆脱长期贫困。到2020年,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状况;88个医疗卫生计生扶贫重点县、片区县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当地居民健康、卫生资源、公共卫生均等化、疾病防控等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2020年,基本实现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卡贫困人口中重特大疾病患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实现每个重点县、片区县至少有一所二级医院,其中20万人口以上县至少有一所二级甲等医院。


07:《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


对象范围为全省20个市(州)160个县(市、区)建档立卡的11501个贫困村168.48万贫困户497.65万贫困人口。

2017年,完成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6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各类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面貌极大改善,文化惠民扶贫集中攻坚取得关键突破。

2019年,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基本满足,文化惠民扶贫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2020年,通过精准滴灌、查漏补缺、提档升级,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做到书报全民读、演出人人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文化惠民扶贫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基础不断夯实、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满足,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08《四川省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方案》


范围对象:以全省建档立卡的168.48万户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为对象,对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134.47万贫困人口、29.28万贫困残疾人和8100名实行五保供养的农村特困人员进行重点倾斜。

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到2020年,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现贫困地区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加快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养老保险。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在供养对象自愿的前提下,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扶养人的农村特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


09《四川省社会扶贫专项方案》


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和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分级分类明确帮扶对象,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对“四大片区”88个重点县、片区县实现定点扶贫全覆盖,对全省11501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每个村有1个县级以上部门(单位)帮扶,对168.48万户497.65万贫困人口实现每户有帮扶责任人。其他社会扶贫主体自主确定帮扶对象,营造扶贫济困“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社会扶贫主体的独特优势,实现帮扶措施与脱贫需求有机对接,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资金、项目、技术、智力等方面的帮助,解决贫困村贫困户最迫切的难题,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形成合力,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进一步发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巨大潜力,汇聚各方面资源参与扶贫攻坚,确保每年社会扶贫有实实在在的投入,为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0《四川省财政金融扶贫专项方案》


推进财政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加快构建以精准识别为前提、精准脱贫为目标的财政金融精准扶贫机制。

对象范围是“四大片区”88个重点县、片区县,全省建档立卡的11501个贫困村168.48万贫困户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

围绕全省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加快构建以综合扶贫为基础、专项扶贫为支撑的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构建以精准识别为前提、精准脱贫为目标的财政金融精准扶贫机制,推动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帮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说明:图片来自四川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