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扶贫文摘 |
《马太福音》说:“让富有的更富有,让没有的更没有”,这句话代表了市场竞争原则下的“正反馈”,控制论称之为“马太效益”。简单的说,一个人有了权,他就会有钱,他赚钱越多,他权力就更大,他赚钱就更容易。
那么政府干什么呢?政府本来的职责应该通过法律“把权力关进笼子”以控制其贪婪的本能,这个有没有?大家知道;其次,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和计划安排,照顾社会落后地区,弱势群体,有钱人吃鲍鱼没有问题,起码应该让穷人有口饭吃。
事实上,我们的宏观调控和计划安排也在追随“马太效益”,一方面以”国家“的名义掠夺贫困地区的资源,一方面以“扶贫”的面纱掩盖强盗行为。八十年代一个大凉山的干部对我说:省里每年给凉山州补贴2亿元,如果省里把从凉山州划拨的木材让凉山州自己卖,我们能赚10个亿。同样,贵州是中国煤炭存储量西南第一、地表水资源是全国的1.4倍;云南的可利用经济作物有1000多种,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广西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石灰岩储量全国首位。为什么富饶的地区又极度贫困?这是因为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严重失衡所导致的。今年,被枪毙的四川的黑社会头子刘汉不就花了几千万就把云南价值十几个亿的钼铜矿收为己有了么?
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不是大家看见“穷人”就赶紧“掏钱”,而是政府给他们一个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把该穷人的东西还给穷人,然后再去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运用好自己的财富,权力无所顾忌的贪婪和政策性掠夺才是这里贫困的根源。
至于公益组织应该干什么呢?显然是国家政策的拾遗补缺、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持续帮助和陪伴,而不是用苦难筹款,开着路虎去扶贫。(才让多吉 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