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扶贫断想④愿“新瓶装旧酒”的尴尬不再

(2015-05-26 09:12:59)
标签:

财经

扶贫资金

战略

老观念

老办法

分类: 扶贫杂谈

按:本扶贫断想共9篇,从7月6日至8月3日,承蒙《中国县域经济报》抬爱连载。9月13日

 

 

文/王思铁

 

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新战略,自提出并实施以来影响广泛、效果初显。但是,一些地方用“新瓶装旧酒”方式实施这一新战略,使贫困居民未得到应有帮扶即悄然“脱贫”进而让精准扶贫大打折扣,伤害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种现象既令人尴尬更值得警惕。

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但是,用旧常态非常态下的老观念老办法推进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新战略,则出现了“歪嘴和尚念经”的尴尬。譬如,识别中时间仓促、人手不足、识别欠精确,出现“被贫困”;帮扶中措施单一、资金错位、帮扶欠精确,出现“被帮扶”;管理中精细不够、监督乏力、管理欠精确,出现“被管理”;效果中数据脱贫、名实背离、脱贫欠精确,出现“被脱贫”。拿识别来说,四五月部署对象识别,六七月开展工作,八九月就要求从识别人口中拿出脱贫数字且要到户到人;扶贫资金落到项目有一定时间段、农业生产更有一定周期性,要求逐月填报脱贫人口数据。这样的数据即便天衣无缝其真实可靠性也不得不让人生疑。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当前,特别应做到认识、举措、效果精准。

一是认识要精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不全面,脱贫是关键。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内在需要,更是贫困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企盼诉求。是否老老实实地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表面上看是个工作方法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以及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俗话说,“成也观念,败也观念”“一念之差,天上地下”“观念一变天地宽”,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克服“精准扶贫难以显现政绩可搞可不搞”“经济发展贫困问题自然解决”“涉及千家万户增加工作量”等陈旧观念和模糊认识,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的精准扶贫战略上来,真正树立起新的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观念。

二是举措要精准。精准扶贫不仅要求摒弃老观念也要求摒弃老办法,换句话说就是实施新战略还要用新举措,特别是在帮扶措施上更应如此。那些千篇一律万面一孔、“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自上而下大包大揽以及扶村不扶户、扶农不扶贫等的片面做法都应当摒弃。应坚持“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完善精确识别;应坚持选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群众最急需办的事,开展精确帮扶;应及时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能满足贫困农户差异化个体需求为主导的资金使用机制,使其真正得到应有扶持;应坚持先难后易、缺啥补啥原则,以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实效性;应以满足贫困户多元化个人需求为基本目标,建立他们全程有效参与机制,使之能够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

三是效果要精准。扶贫是民生大事,必须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调,领导干部“谋事要实”,而当下精准扶贫中“数字游戏”“被帮扶”“被脱贫”等现象则与之相去甚远。特别要看到精准脱贫是精准扶贫的归宿所在,它既源于扎实过硬的帮扶措施又源于严格精细的监督管理。以此,才能切实改变其扶村不扶户、扶农不扶贫的错位,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真正用到贫困居民身上,也才能使贫困区域特别是贫困村的发展进而脱贫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而不是挤占本应到户到人的专项资金。同时,才能既严防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或名实背离这类“数据脱贫”,也才能严防已经脱贫的县变相修改地方经济社会数据的“脱贫不认账”的“造假扶贫”。

 

链接

扶贫断想⑨健体强身先扶“己”

扶贫断想⑧扶贫莫让穷人“雪上加霜”

扶贫断想⑦学点扶贫“关系学”

扶贫断想⑥扶贫莫伤“弱者尊严”

扶贫断想⑤村情•户情•人情

扶贫断想④愿“新瓶装旧酒”的尴尬不再

扶贫断想③厘清边界,明晰事权

扶贫断想②“官员生病,百姓吃药”

扶贫断想①为啥贫困县越扶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