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扶贫文摘 |
(1)探索组建集体建设用地专合社,推进宅基地合理有序有偿流转,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将挂钩项目结余建设用地指标多途径变现,增加建设用地使用收益。
(2)探索承包经营权股份制改造,通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土(林)地合伙轮换经营或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等方式,提高农民土地经营能力,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三大收入,增加承包权收益。
(3)探索盘活农房产权,通过租赁、自主经营等方式加快集中居住区农具堆放室商业化运作,引导农民将闲置房使用权参股企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财产经营收益。
(4)探索推广财政生产性资金量化为农民股份,通过将财政性生产项目补助资金按受益人口和流转土地面积量化给农民,农民持量化资金组建专合社,专合社再参股企业,把项目资金用于该区域产业发展,农民通过经营效益按比例分红,增加资产及经营收益。
(5)探索完善担保体系建设,通过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反担保质押贷款、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和小额信用贷款等方式,增加经营权融资能力。
(6)探索盘活货币资产,通过引导农民将活期存款变更为定期存款等方式,指导农民用好结余资金,增加货币资产理财收益。(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