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李昌平在凉山州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2014-06-19 14:15:54)
标签:

房产

新寨

李昌平

群众

扶贫开发

分类: 扶贫快讯

 

    凉山日报5月30日讯(记者 蔡晓华)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实施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的重大部署。5月27日至29日,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深入我州腹心地带的美姑、金阳、昭觉、布拖等县的边远村寨,看望基层彝族群众,实地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强调要把“十项扶贫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坚决打好新一轮彝区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让彝区群众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奔小康。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凉清参加调研。

  海拔2600米的美姑县依果觉乡古拖村,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今年3月,省委书记王东明曾经来到这里,亲切看望群众,要求采取措施,尽快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个月过去,古拖村彝家新寨建设已经启动,村子里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目前,建设所需的大宗建材已经基本到位,各家各户的地基也已经打好。按计划,今年11月底彝族年之前,困难群众们就将搬入漂亮的新居。

  李昌平走进建设现场,详细询问新寨建设规划、新居建筑结构、房屋面积等情况。他指出,彝家新寨建设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从最贫困的区域、村组、农户入手,优先解决最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的问题。新寨建设的补助标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差异化政策,对特困群众可以多补贴一些。对农村丧失基本劳动能力,也无借贷偿还能力的特殊群体,要采用建设廉租房、周转房等政策,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新寨建设,要多一点彝家风情、农村特色,多一点田园风光、自然情趣。要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李昌平指出,大凉山腹心地带,是扶贫攻坚、彝家新寨的主战场,条件最艰苦、任务最艰巨。要通过彝家新寨建设,首先解决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帮助群众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彝家新寨建设,越到基层,情况越是千变万化,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好国家、省、州相关政策、资金,务求实效。

  近年来,通过实施彝家新寨建设,一个个充满浓郁民族特色,整洁、崭新、文明的新寨拔地而起,有效改善了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家里几口人,修新房花了多少钱,家里主要收入都有些什么?”在美姑县龙门乡瓦古觉村、金阳县丙底乡木里古尔村、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布拖县拉达乡特尔村,李昌平走进彝族村民家中,参观群众新居,查看房屋布局,了解群众建设投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等情况。

  看到彝区群众居住环境的显著改善,李昌平十分高兴。他指出,要按照王东明书记提出的“让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要求,继续深化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教育引导彝区群众树立勤劳节俭、清洁卫生、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形成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知识改变命运,要把教育发展摆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一届接着一届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产业发展,是事关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事。李昌平先后来到美姑县依德阿莫村山羊养殖场、金阳县丝毛鸡养殖场、昭觉县雪松种植基地、布拖县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等地,调研彝区产业发展工作。他指出,产业扶贫,重在选准产业。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分析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要针对凉山腹心地区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林果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种养结合、林果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绿色农业之路,切实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他希望地方党委政府要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坚持长短结合,谋划当前,着眼未来,在抓好短期效益的同时,要注重打基础、利长远,造福子孙后代。

  李昌平还深入昭觉县跨克公司,布拖县州级食品药品工业集中区等地调研,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刘铁,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刘维嘉,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达久木甲,州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力,州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