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驻村干部为难了:这茅台酒喝还是不喝?

(2014-05-03 22:34:46)
标签:

鱼水

费我们

工作组

在哪里

意愿

分类: 扶贫文摘
扶真贫、真扶贫,贫困村村民拿出茅台感谢驻村干部
驻村干部为难了:这茅台酒喝还是不喝?
 

    (广元日报)本报记者李波 傅尹

 

    中央有“八项规定”,省委有“十项规定”,市委有“六个带头”,可旺苍县普济镇洪江村、三溪村的镇驻村干部却“违规”喝了一次村民的茅台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4月14日下午,在三溪村二组村民何中德家的院坝里,何中德向记者介绍了事情的原由。

 

    自从去年11月市县两级联合帮扶洪江、三溪村行动开展后,普济镇也加强了扶贫帮扶工作,派出14名干部,分两个工作组,常住三溪村、洪江村,指导督促落实《旺苍县普济镇洪江村、三溪村2014-2016年综合治贫实施规划》的实施。

 

    14名干部,每天早出晚归。由于村组基本不通公路,不管到哪里只能靠步行。翻山越岭、深入农户,常常一走就是一整天,路上饿了,就吃点自带的干粮;天黑了,就住在老百姓家里。“走在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常住洪江村的普济镇副镇长蹇军这样总结。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驻村干部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帮助两村村民种植魔芋300亩、金银花200亩、柴胡100亩,组织农技人员培训种养技术600余人次;启动两村通组道路建设5.3公里,维修村道5公里,启动建设千人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2处。

 

    洪江村、三溪村的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们感受到驻村干部是在扶真贫、真扶贫,脱贫致富的日子不远了。

 

    今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四,何光平等驻村干部从通组公路建设现场回来已是下午,又匆匆忙忙赶到何中德家,召开坝坝会,再次听取村民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先把路修好,我都四年没到过镇上了,坐车来回车费五十多,还不好坐。”“我们想修房子,发展产业。”……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天就黑了。何中德对何光平说:“天都黑了,你们回不去了,我去整点吃的,今晚就在我家将就一晚哈。”何中德很诚恳,已经饥肠辘辘的何光平等驻村干部同意了,但强调要按规定交生活费。

 

    简单的饭菜上来了,何中德说:“我们这山上风大,大家喝点酒,不然晚上冷。”说完,从卧室里拿出两瓶茅台酒。

 

    “老何,这酒不能开!”何光平立马制止何中德,“这是茅台酒,多贵啊。而且我们有纪律,不能喝酒,你这不是让我们犯错误吗?”

 

    “这个酒是我儿子十多年前打工回家给我买的,我一直舍不得喝。今天我舍得拿出来那是有原因的。”何中德感激地说,“以前我们这里一直不通公路,到镇上走路来回要10多个小时,我都4年没去过镇上了,下山也就是买点盐回来。去年底,我们这里开始修路了,你们又来征求我们的发展意愿,帮助我们发展产业,我们这穷山村要发生变化了,这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我高兴啊。今天,你们也别说交啥子生活费了,这个是我自愿拿出来喝的,哪个说你违反纪律,我就去找哪个算账,凭啥看不起我们老百姓的一点心意。今天你要是不喝这个酒,那我就要怄气了,以后你也别找我们说啥子了。”何中德说完就打开酒,给何光平等驻村干部强行倒上了酒。

 

    何光平好一阵感慨,只要你真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老百姓连心也会舍得掏给你,看来,在这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地方,这杯茅台是躲不过了。“我喝!”何光平举起杯子一饮而尽,然后真诚地对何中德说,“不管怎样,这顿生活费我们还是要交。”

 

    一杯茅台酒,道出了贫困村村民的心,道出了“干部下基层群众得实惠”的成果,道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型干群鱼水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