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资中心调研巴州区、达川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标签:
资中搜集整理情况产业高度 |
分类: 扶贫调查 |
4月17—19日,省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王思铁、省扶贫移民局计划财务处副处长潘晔、审计稽察处调研员黄河一行深入巴中市巴州区、达州市通川区调研指导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巴州区是我省2012年实施的8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县(区)之一。在花渓乡、水灵寺镇的10个村建设水泥村道50公里,带动产业发展,其中栽种金银花2.5万亩、狝猴桃5000亩。目前长势良好,金银花当年投产,增加了农民收入。调研组一行深入花渓乡的新庙村、明山村,实地考察了村道建设、金银花产业。详细察看了村道建设质量、金银花生长情况。在实地调研和听取县上的情况汇报后,王思铁指出,巴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村道工程质量好,产业配套发展好;希望下一步清晰产权、加强后续管护,充分发挥项目效益。他要求,区扶贫移民局要做好档案管理,按规格做好标识牌,加强成果宣传等工作,顺利通过资金审计、项目验收,发挥好项目扶贫效益。
达川区是我省2013年实施的7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县(区)之一。规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便民路92.5公里,维修整治山坪塘26口。自年初启动实施以来,已完成50%的建设任务。同时,达川区以彩票公益金为“药引子”,以贫困村为载体、贫困户为受益主体,规划蔡家坡等相连4个自然村为项目区,带动乌梅产业发展;加强整合配套,重点解决农民“行路难、生产难、增收难”的问题。在听取汇报和实地调研后,王思铁指出,一是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任务艰巨,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做到了规划布局科学;二是彩票公益金项目在所选田间便民路建设和山坪塘维修整治因地制宜,着眼于达川区乌梅发展的历史,本土企业乌梅酒和相关保健品的需求,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引领作用,为农民创造了好的耕种、栽培、管护条件;三是营造了良好的项目宣传氛围,醒目地段都有标语;四是达川区扶贫移民局工作扎实,项目建设质量好,进度快。他要求,要进一步重视彩票公益金项目,坚持按规划设计建设,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区和项目建设内容;要加快项目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要加强宣传,提高项目知晓度,特别要在醒目地方按规格要求树立标识碑;要加强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做到科学规范。
巴中市、达州市扶贫移民局领导、巴州区、达川区有关领导参加了调研。
链接:
据了解,2008—201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共安排19.35亿元用于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在中西部19省(区、市)97个贫困革命老区县1061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在原中央苏区、沂蒙革命老区等7省62个县实施了扶贫开发创新试点项目。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总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9000万元,在8个县实施扶贫项目。其中旺苍县、万源市各15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叙永县、筠连县、巴州区、通江县、剑阁县、渠县各1000万元实施创新型试点扶贫项目。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12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项目,其中,安排我省为7250万元,在7个县实施扶贫项目:南部县125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古蔺县、苍渓县、南江县、达川区、仪陇县、营山县各投资1000万元实施创新型试点扶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