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外资中心“走基层”与彝族同胞共商脱贫致富之计

(2014-01-21 23:41:57)
标签:

做大做强

支柱产业

农民合作社

能人带动

民生工程

分类: 扶贫调查

 

省外资中心“走基层”与彝族同胞共商脱贫致富之计

 


省外资中心“走基层”与彝族同胞共商脱贫致富之计

省外资中心“走基层”与彝族同胞共商脱贫致富之计
 

1月13日至15日,省外资中心主任王思铁率项目处处长刘小林、科长许鉴和张建国一行,到凉山州美姑县、布拖县开展“走基层”活动,与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村干部群众座谈,共商脱贫致富之计。

13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来到了海拔2500多米的美姑县井叶特西乡特西村,了解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彝族村民吾尔勒日告诉调研组一行说,我家去年退耕还林32亩得到国家补偿款7320元、莲白收入8000元、养羊收入9600元,加上其他收入,人均收入有四五千元。彝族村民阿支高兴地对调研组的同志说,去年仅养羊收入就达两万多元。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了海拔1900多米的九口乡瓦乌村,与今年50多岁的彝族村民阿金子拉起了家常。她说,我家是外来户,只有耕地没有林地;目前,自己和23岁的小女儿在家种地,其他3个孩子外出打工,农忙时他们也回家帮着种地。问到她家的新房,她说,是政府无偿补助两万多元帮助修起来的,自筹两万来元、贷款4万元。每年只能还贷两三千元。她还说,想养羊又没有场地,想种核桃也没有林地。问起彝族村民阿火尔达对组建农民合作社的看法,他说,农民合作社好,但不希望搞成我年轻时的大集体、归大堆。调研组还走访了今年71岁的彝族老人惹格依坡,他说自己原是尼则村的党支部书记,10前来到这个村,现在自己一个人生活,每月领50元的养老金。

15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来到了2400多米的布拖县木尔乡呷乌村,调研该村的肉牛改良情况。目前,全村有西门塔尔杂交改良牛284头,占全村在存栏牛的68%。彝族村支部书记博史菲子说,肉牛已成为村民的增收支柱产业。调研组向在坝坝里的第6组的17个彝族村民了解他们脱贫致富的愿望,大家都希望能早点启动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彝族村民博史拉子一家有6亩地,另外还租了6亩,养了4头牛,2013年仅卖牛就收入4万来元;41岁的村民阿来,谈起养牛也很感兴趣,他的12岁的女儿你作还大大方方地用普通话与调研组一行交流。下午,调研组先后到美撒乡莫此村、各则村,拖觉镇日拍村调研。莫此村彝族村支书吉力以土和彝族村主任吉力尔鬼都希望支持本村乌洋芋专业合作社发展,把乌洋芋产业做大做强。各则村三组的彝族村民喆次拉、四组的彝族村民阿子有且则希望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牛羊主导产业。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仔细听取彝族村民们的意见,认真征求和仔细听取他们对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的想法,共同商量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和当地能人带动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