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搞群教
现场搞整改
——省外资中心结合“群教活动”到吊脚楼村
听取干部群众对扶贫外资工作的意见
![[原创]开门搞群教 <wbr> <wbr> <wbr> <wbr> <wbr> <wbr>现场搞整改 [原创]开门搞群教 <wbr> <wbr> <wbr> <wbr> <wbr> <wbr>现场搞整改](//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开门搞群教 <wbr> <wbr> <wbr> <wbr> <wbr> <wbr>现场搞整改 [原创]开门搞群教 <wbr> <wbr> <wbr> <wbr> <wbr> <wbr>现场搞整改](//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7月13日,本着“开门搞群教、现场搞整改”的要求,省扶贫移民局领导、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王思铁一行来到大英县吊脚楼村调研贫困村互助资金,并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扶贫外资工作的批评意见。在听取村主任兼互助社社长刘志和对该村互助资金发展情况介绍后,王思铁诚恳地对参加座谈会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说,我们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边学边听边改。这次来,调研互助资金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听取在坐各位的批评意见,改进我们的工作。请你们开门见山,说真话、说实话。村支书陈跃全带头发言说,全村1233亩土地全都流转出去了,所以,借款用途发生了变化,与操作指南不吻合,要求扩大借款用途的范围。大家畅所欲言,针对互助资金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等充分发表了意见,如借款最高额度5000元有些少了,整借零还不符合农村的实际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吻合;借款用途窄了等。63岁的村民蒋久华说,我家穷只入了100元,到现在都没有借到款,就是存在银行三四年了也会得10来元的利息,但我入社分文没得。王思铁听后说,我们对互助资金管理指导不力,制度设计上也有些缺陷,脱离农村实际,这是我们的错误,我真诚地给你们说声道歉,真心接受你们的批评,并表示说,一是放款最高额可以到1万元,用途完全可以扩大,包括你们说的学生考取上大学时的短期借款都可以,你们觉得整借整还好,也可以像高县那样,整借整还,分期付费(占用费)。入社金也可以付给适当的暂用费,这对那没借到款的50来户入社户来说,也算是个公平,以消除他们的“埋怨”情绪。但是,要修改章程,特别注意资金安全。总之,我们工作做得不到家,接受你们的批评,真诚地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