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移民局召开全局干部大会
贯彻落实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精神
2010年5月11日上午,省扶贫移民局召开全局干部大会,贯彻落实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精神。局领导何大清、郭全喜、张文彪、向伟益、彭发德、张克明出席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大清主持会议并作传达报告。
何大清指出: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特点鲜明。一是规模空前。省、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主要成员单位领导,成都军区、济南军区领导以及18个对口援建省市有关负责同志,省直部门单位、部分大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等共650名代表出席会议。二内容丰富。会议采取流动参观形式整整四天时间,乘火车、坐汽车,行程上千公里,既安排了到重灾市州的现场参观,又举行了经验交流,重灾县市和我们省扶贫移民局等三个省直部门作了交流发言。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三是收获很大。通过灾区看巨变,深入现场学经验,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增添了发展的压力和动力。看了听了以后,有震动、有收获、有压力、有激励,总之,这次现场会必将对我省灾后重建和“两个加快”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四是目标明确。这次会议,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灾区重建工作重点转移,努力让灾区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就是明确要求,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进一步放大灾后重建效果,推动灾区经济发展上台阶、人民生活上水平。三大转移之一是扶贫帮困,这对我们扶贫部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何大清强调: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意义重大。仅就扶贫帮困方面来说,第一,科学分析了灾后扶贫帮困所做工作和存在问题。所做工作在奇葆书记讲话中反映比较全面了,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奇葆书记重要讲话和我局发言材料中,主要是灾区一些地方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人口多,部分农户负债较重、群众生产难以恢复等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第二,进一步完善了灾区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七个结合”,即: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二是坚持常规扶贫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推进灾区扶贫帮困向纵深发展;三是坚持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对扶贫户实行应扶尽扶;四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五是坚持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强化灾区劳务输出培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六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集中全社会力量做好灾区扶贫帮困工作,形成大扶贫格局;七是坚持扶贫资金与各类支农资金相结合,向贫困地区和灾区倾斜。第三,全面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一是尽快上报《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二是加快完善凉山区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报国务院扶贫办争取支持;三是启动《巴中、广元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殊类区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争取纳入国家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四是着手准备编制我省未来十年扶贫开发规划,指导重灾市(州)做好此项工作;五是开展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为编制未来十年我省扶贫开发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六是尽快落实2010年未落实的扶贫项目和资金安排;七是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再生项目实施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外资中心、开发中心和老促会、基金会和扶贫协会的作用,为扶贫开发工作作贡献。
何大清要求,当前要抓紧做好六项工作。一是做好《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开发总体规划》与省发改委的衔接工作,以书面函件连同规划文本报送省发改委。二是尽快修改完善《关于促进汶川地震灾区扶贫帮困的工作意见》,5月20日之前完成初稿,一个月内完成。三是尽快成型《凉山彝区综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2010-2015)》,报省政府研究。四是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藏区跨越式发展的规划和8号文件部署的工作,在原来有关处室分解任务、落实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意见,月内出台。五是挂点包村工作。除钟勉常委、副省长挂点苍溪县并联系的村和我局联系的五福村以外,我局还要牵头负责其他厅局在该县挂点包村工作。县、村要制定三年帮扶规划。另外还要制定广元市元坝区挂点帮扶规划。六是尽快召开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协调民政、财政、审计部门,定好会议发言、时间、地点等内容。何大清最后强调指出,这次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我省灾后恢复重建进入决战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特别是灾区“三大转向”工作重点之的扶贫帮困,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一鼓作气、乘势而进、再接再厉、再添举措,推进扶贫帮困创灾区贫困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以实际行动开创全省“两个加快”的新局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