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勉同志在省扶贫办调研时的讲话

标签:
汽车扶贫工作扶贫资金新村钟勉 |
分类: 扶贫讲话 |
钟勉同志在省扶贫办调研时的讲话
|
---|
编者按:2月9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同志在省扶贫办调研时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作法,对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钟勉同志重要讲话印发各地,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最近,根据省政府分工,我接替作哈副省长分管扶贫开发工作。今天来省扶贫办,主要是“认人”、是调研、是学习。门呢,去年春节上班第一天,陪同奇葆书记来已经认过了。对扶贫工作,我是很有感情的。过去在乐山、资阳时管过这项工作、也联系过扶贫新村;来省上后,联系了一个扶贫重点县,也看过扶贫办送的文件、材料。这次分管扶贫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新东西要学习。刚才,听了学谦主任介绍,感觉通过“两个活动”扶贫部门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了。最近几年扶贫工作确实有很大发展,工作成绩也很大。工作中创造的扶贫“首扶制度”、新村“竞争入围”、工作“五早机制”、扶贫“阳光工程”都很有特色。今年工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希望抓好落实。总的就是要按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刚开过的省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按年初全省市(州)及扩权县扶贫办主任会议要求,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想就刚才学谦主任介绍中谈到的一些问题,受到的启发,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究、思考、总结。 第一,整合扶贫资源问题。完善政策,理顺体制,整合资源,提高扶贫综合效益,意义重大。整合资源,既包括扶贫部门内的,也包括扶贫部门外涉及贫困地区的。刚才学谦主任讲了“五项工程”、“五个试点”等工作。“五项工程”重点是“一体两翼”,即是整村推进、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当前,整合“五项工程”,提高综合效益很有必要。有条件的都要整合,整合的核心是提高效益。十年扶贫《规划》快结束了,扶贫开发即将进入新的阶段,会有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扶贫要集中力量,成片开发,综合治理,提高效益。新村扶贫要整合,劳务、产业、村道、沼气扶贫,也都要整合;扶贫资金不能撒胡椒面,撒胡椒面办不成事。巨峰省长最近提出的贫困地区的资金要变“九龙治水”为“捆绑使用”,讲的就是要整合资源、提高效益。这个问题,要认真研究、认真抓落实。 第二,贫困村互助资金问题。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对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弥补农村金融低端缺失、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省扶贫办在125个县搞了671个村,要抓好巩固、总结、提升、扩大。财政扶贫资金毕竟有限,这就要考虑如何转变机制,做到把一分钱变成几分钱使用。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放大扶贫资金的效益,也才能启动金融资金、社会闲散资金。找准项目,成片开发是个好办法。一些地方的产业带,城乡统筹,如凉山马铃薯工程,就有很好的效果。基地、市场、效益都有保障,企业就愿意来搞。农村金融支持三农,三中全会后范围扩大了,关键是要研究如何进入。我在资阳时发现,信贷扶贫资金用不出去,后来采用推荐项目,企业+贫困村+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机制,就放出去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既要考虑如何撬动其他方面的资金,还要考虑在巩固现有内容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扩大。核心是要有新的机制。 第三,新村“竞争入围”问题。前年底,省委主要领导批转了你们对遂宁市这方面经验的一个调查。“竞争入围”这个做法很好,既有利于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农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既有利于整合各类扶贫开发资源、落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也有利于扶贫新村当年实施当年见效。这个办法的核心就是体现了村民的主体地位。上面讲的几项工程,都要研究怎样把竞争、参与机制引入进来。竞争才能入围,参与才能变为主体。竞争、参与、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较好地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记得在资阳市工作时,安岳县一个100多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开始由县上确定给一个村,造成村上缺乏积极性。后来县上采取招标,由符合条件的几个村来竞争,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实施效果非常好。类似这种例子很多,我们要加大总结推广力度,制定一套比较规范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推广。 第四,“连片开发”试点问题。通江、广安的“连片开发”试点,意义重大,要认真总结。这是缓解特殊类型区贫困的需要、是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需要、也是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的需要。要加以推广,也要作为下一个10年扶贫工作的重点来研究。扶贫进入新阶段,内涵、特点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不同。当时的背景有两点:一是温饱尚未解决,讲“千头万绪,温饱第一”,那时讲的“五个一工程”中的一人半亩稳产田,讲的就是解决吃饭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体系非常不健全,没有农村低保的概念,“五保”标准也很低。现在有了低保制度,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当然,个别地方,比如一些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也还有尚未解决的,但是总体不是保生存,而是更高水平的温饱。现在扶贫标准提高了,目标就是三中全会讲的:稳定解决温饱并脱贫致富。这就要求扶贫开发的起点和标准都要高,不然永远都有返贫,扶贫的基础就会泛力,后续能力就会不足。扶贫新村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扶贫的跨越发展。扶贫的一大特点是区域性,要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实现从贫困到致富、发展的转变。在资阳和全省都有这样的好典型,通过两三年的扶贫开发,实现从贫困到发展的跨越。凡是这样变化的村或地方,都是成片开发、综合治理。(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