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阳天宁寺文峰塔

标签:
走进安阳天宁寺文峰塔 |
分类: 古城、古建筑、古村落文化遗产 |

安阳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
那么安阳文峰塔的名号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是因为安阳文峰塔位于旧彰德府文庙北方,而文庙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孔子及其他学术界上颇有建树的人而建立的庙宇。
所以建立在文庙东北方的天宁寺塔就被当地居民推崇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就改名换姓,被称为文峰塔了。
安阳文峰塔的历史源远流长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安阳文峰塔的建制五层八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券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文峰塔不似往常的佛塔浮屠是底宽头小。反而是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呢,这一直以来都是难解的谜题,但其实从安阳文峰塔的作用来看,就不难解释。
安阳文峰塔是不仅仅一座佛塔,而且还是一座文塔。从人文方面理解,塔的层级既可以代表年代,又可以代表人才,既可以代表人才数量,又可以代表人才的质量。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安阳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人杰地灵。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名将岳飞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来安阳时,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的著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