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邺城遗址

(2020-01-08 12:54:02)
标签:

邺城遗址

分类: 古城、古建筑、古村落文化遗产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部,面积约20平方公里,至今已有近2700年历史。从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邺城至北周焚毁共历史1200余年,期间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作为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的中轴对称、单一宫城和合理分区等建筑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隋唐的长安城、洛阳城、日本的平城京(奈良)以及元、明、清三代皇城北京城,是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

    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唯一曹魏邺城西北角,临漳县三台村因此而得名。曹魏时期所筑的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是中国古代台式建筑的高峰,也是当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宴饮和文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相传曹操在这里接见了从匈奴归来的汉末女诗人蔡文姬。由于历史上频繁地战争和漳河的泛滥,三台中的金凤台地表上现存台高十二米,南本长一二二米。铜雀台地表尚存高度约五米的东南角部分,冰井台已被漳河全部冲毁。

    遗址公园内现有金凤台遗址、铜雀台遗址、曹操塑像、文昌阁、曹操转军洞、碑廊、建安七子馆、邺城遗址及三台模型展示、文物成列馆等景点。

邺城遗址

曹操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铜雀台在哪里?

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都出现过。这就是今邯郸市辖的临漳县城西17公里的邺城遗址保护区内的三台村西。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台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后赵东魏北齐屡有扩建。这是以邺北城城墙为基础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筑。当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历史上的铜雀台到底是什么模样?我想或许与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摸样差不多。据史书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按汉制一尺合市尺七寸算,也高达63米。在楼顶又置铜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飞,神态逼真。在台下引漳河水经暗道穿铜雀台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练水军,可以想见景象之盛。 邺城遗址

按《三国志·魏志》:铜雀台新成,公将诸子登之,使各为赋。次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笔立就,写下了《登台赋》,传为美谈。操大异之。其略曰: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新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魏文帝曹丕也写了《登台赋》,其名句为: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严以承天。

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汉末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在铜雀台上接见并宴请了她,让她演唱了其名著胡笳十八拍。铜雀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是邺下文人创作活动的乐园。铜雀台位于三台中间,南与金虎台、北与冰井台相去各六十步。中间阁道式浮桥相连接,施,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十六国后赵石虎时,在曹魏十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建五层楼,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巍然崇举,其高若山。窗都用铜笼罩装饰,日初出时,流光照耀。又作铜雀于楼顶,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飞。《邺中记》载:石虎时,铜雀台有殿室一百二十间,房中有女监、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挂蜀锦流苏帐,四角设金龙头,街五色流苏,又安金钮屈戍屏风床。又在铜雀台挖两个井,二井之间有铁梁地道相通,叫命子窟,窟中存放了很多财宝和食品。 北齐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征发工匠三十万,大修三台。整修后,铜雀台改名为金凤台。唐朝又恢复了旧名。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赤壁》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邺城前临河洛,背倚漳水,虎视中原,凝聚着一派王霸之气,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以铜雀台为标志的古邺城,因中轴对称、分区布局、功能明确成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明朝中期,三台还存在。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如今的铜雀台,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后面,只剩下一掊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在其前方的金凤台也只有不足二十米高。临漳古称,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将邺城易名临漳,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临漳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铜雀台与建安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东汉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闵时悼乱,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文学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