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后峧”古村印象

标签:
大美“后峧”古村印象 |
分类: 古城、古建筑、古村落文化遗产 |

城市的进程,带来了很多,同时也带去了很多,我们喜爱的那些原汁原昧的古村落越来越少,也因为这样所以更加弥足珍责。
近年来踏足过不少古村落,唯独山西黎城县这个后峧古村给我留下了最为美好的深刻印象,自2018年大型抗战电视连续剧《河山》、《太行之脊》在此取景拍摄后我熟悉了这个一度曾不被外界人知的山村,一年间我翻山越岭带着朋友们去了五次这个深藏太行山深处的后峧村,清幽静美的太行山风光与“古村古韵”的独特魅力,一时间吸引来了大量的游客和外国友人,使得这个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小山村成为当下的旅游热。
我的博客多次发表后,让远在异地的一华人梦牵魂绕般的惊讶感叹,为大山里竞藏着这么古香古色的村庄而兴奋不己,决心一定要来这村上看看。于是来了个说来就来的旅行,乘飞机又转高铁不远万里圆了梦,这就是后峧古村的魅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隽永的诗篇,凝炼着祖祖辈辈的故事,承载着独特的精神基因,润泽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集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
后峧村的房屋结构大多采用石头与生土砖为主材料,村上的巷道也全部采用青石和卵石铺就,走进这里层层叠叠的古民居原汁原昧透着悠悠古韵,漫步于古街巷,如同穿越了久远的历史时光。尽情享受着古村的静谧和大自然的气息。
后峧村不仅有着相当长的历史,而且还有抗日烽火岁月的英雄故事,1938年3月,为打击日寇邯(郸)长(治)运输线,八路军129师决定在东阳关至涉县之间的响堂铺设伏,歼灭日军的运输车队,切断敌人的运输线,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响堂铺战役是129师挺进太行以来,继长生口、神头岭战役后连续夺取的第三次大捷。当时从战场上转移下来的八路军伤员驻在后峧村治疗,后日军沿山搜查包围此村,八路军一方面掩护百姓转移一方面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有多名西川籍战士也在阻击战中光荣牺牲。还有一名当年牺牲在这里的四川籍八路军连长,烈士的遗骨至今尚没有找到。
静谧安详的古村,淳朴热情的村民,给前来小村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37岁年轻英俊的村长李亚明
为彻底拔掉“穷根”,后峧村在大山深处吹响振兴冲锋号,近年来,该村依托传统古村落旅游、影视文化村、桑葚种植业等脱贫致富,一时间村子里己显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据悉:8月上旬村上举办了为期3天的旅游文化节,游客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到纯天然的绿色食物,又可看到漫山遍野的动物化石,吃原生态的土灶饭,逛一逛当地农耕博物馆,充分感受后峧“古村古韵”的独特魅力。后峧村也将通过这一平台展示推出一批旅游产品,不断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后峧古村落以纯美的质朴,简单,真实、清新毫无雕饰的美。让人不自觉在久远的回忆里依然能感受到久违的温馨味道,而且能用心倾听尘封如烟的往事。时光在岁月里流淌……
眼下马上到“十一”小长假了,带上家人和亲朋好友来这里感悟下大山里的那份清新、淳朴与自然吧,这里不要门票,农家饭很美昧会让你吃的很香。













上图;这个瓦罐和小竹篓在抗日战争期间是村上百姓支前用来盛米汤和装干粮送往村外的山洞救助八路军伤员用的。这两个物件曾熔铸血与火的荣光一直被老乡十分珍爱保留着,它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始终是人民军队的强大靠山。


古村落的美丽环境、悠久历史与淳朴乡村文化。行走村庄,长久徜徉,心灵与万物碰撞,得到万物的滋养。





上图;这个老古董是加工粮食用的,抗日战争期间它曾与村上百姓一起支过前。现仍旧已然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