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歌里的光影
诗歌里的光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000
  • 关注人气:8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2019-02-24 10:28:07)
标签:

后峧村又称后狄峪村

分类: 古城、古建筑、古村落文化遗产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历史的沧桑被建筑默默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通过历史建筑让人更确切地认知历史遗产内涵的重要,它是独特民族历史文化的风情再现和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这些屹立在太行山上的古村落,依然向人们讲述着半个多世纪的不老情怀。 
    坐落在太行山深处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后峧古村,它四面环山,向山谷望去村庄错落有致,透着浓厚古朴的乡土气息,小村的美着实令人感叹!
    山西的民居除四合院外,依山筑造的集群式古石村落更是别具规模。而后峧古村的民居大部分用石头做地基上面用泥砖筑墙,外墙再用泥土抹墙,做工朴实极其完美。即此种房子沿用上千年的建筑风格,冬暖夏凉,外观古朴典雅,是现代城里人难以再见到的古民居。这种集群建筑依着山的地形筑造,楼居其上。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可见,为建筑上之荣耀。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一次我来啦!寻找后峧一个千年古村在岁月中沉积延续的故事/寻找昔日先人的智慧和辉煌的历史!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年轻人们带着拼搏的梦想都义无反顾离开了,老人们却还执着地守护着这方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由于年代久远失修,这些行将消失的古村落,对几代人也是怀旧的落寞。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古民居作为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就再也无法恢复。但是但保护体系的日渐完善的同时,古民居延续与村民发展之间张力却日益凸显。很多这样的古民居,正面临着灭顶之灾,若不尽快加以保护欲修缮,若干年后,我们将看不到这些遗迹,这些记忆也会渐渐地淡出。留给后人的将是无尽的懊悔与心疼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上图:村上到处可见的石碾盘。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古民居宁静,安详,流泻出古老深沉的韵味。此间的人们悠然其中,遵循着亘古绵延的风俗,也经历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古民居,正面临着人类发展与历史保护的矛盾。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但在这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历史悠久、遗存丰富的古村镇数量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少,这一方面使得其历史价值愈发弥足珍贵,保护工作愈发紧迫。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上图:村上聚在一起闲聊的留守老人。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抗日烽火70多年过去了。谈起川军,都会提到7个字“川军血战东阳关”1938年2月,在黎城县的东阳关上,这支川军与侵华日军展开了进入山西后的第一场恶战,阵亡2000多人,几乎全部埋在那一片黄土下。如今,能够确认名字的,只有100多人。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上图;在村的东南方向,李村长告诉我这里埋着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一个八路军连长。我随李村长从石阶上跳下去来到墓碑前仔细阅读着碑上面已经不清晰的文字,而后点燃一支烟放在碑前!我深深的向墓碑下的烈士鞠躬表示敬仰!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留得住人,还要让原住民的生计得到保障,让他们自愿留在故土。毕竟中国的农民已不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漫步在后峧村略感光滑的的石头街犹如穿越了历史时空,透过一扇扇敞开的院门,收进眼底的是风格迥异的民族建筑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村上四处可见这些依在角落的石磨盘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久远的历史和沉重的故事。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古村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传承,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古村镇的保护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遗工作的开展也正是依托于古村镇的保护才有其存在的土壤和理由。二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正在村上专注拍摄的我,此时。突然在身边窜出一条凶猛的狗并大声嚎叫着,我举起相起拍下了这幅《村庄的哨兵》它与村庄相呼映给人留下村庄不老的永恒!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李亚明夫妇得知我们的到来,热情的里外忙碌着,替我背着摄影包,沿村拍摄并详细的介绍着村上的情况。李亚明当过兵复员后留在村上当了村长,为村上的留守老人和儿童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所能及。他帮助爱人在荒山上承包了一片果园和养殖场,村上还办了个农家乐饭店。迎接着四方来客。上图右李村长与我在苹果园合影。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上图;这是他们家伺养的鹅,李村长告诉我一只鹅一天要吃二斤多玉米。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村上的这位留守老汉放养了30多只山养,脸上透着山里人的纯朴。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这些古老的交通工具小马车在大山里依然一年四季延续着。
再访千年古村落黎城后峧村
                     上图: 这是在村南山上拍到的后峧村又称后狄峪村。
部分文字段落引用网络改编!声明此图片版权归本人所有,严禁任何单位及个人违规转载及使用本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