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素以“成语典故之乡”的美称享誉海内外

标签:
邯郸素以“成语典故之乡”的美称享誉海内外 |

成语典故是华夏语言艺术的瑰宝,它的最大特点是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邯郸素以“成语典故之乡”的美称享誉海内外。据统计,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有三百多条。一个地方蕴育出如此众多的成语典故,在全国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其中不少成语一直被人们广泛传诵,沿用至今。如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三寸之舌、一言九鼎、碌碌无为、完璧归赵、两虎相争、邯郸学步、怒发冲冠、负荆请罪、一枕黄粱、奇货可居、纸上谈兵、舍本求末等。邯郸人对历史遗留下来成语典故也情有独钟,如今邯郸市保留着许多含有典故的旅游景点,连市政设施如路灯、街头雕塑、城市广场都蕴涵着典故文化。邯郸赵苑旅游区专门建有一座“成语典故苑”,集中展示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已成为古城邯郸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见,邯郸享有“成语典故之乡”的盛誉,的确名不虚传。
一枕黄粱
姓吕的老头知道了卢生的心愿,便从口袋里取出一个装饰着精致刺绣的漂亮枕头说:“姓卢的这位后生,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可以得到你所向往的荣华富贵了。”
人生哲理:富贵荣华全是假,平平淡淡才是真。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不值得羡慕。
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于邯郸。

位于插箭岭东侧。相传它是武灵王在骑射之余的休息歌舞之地。宫女们在献歌起舞的前后,常在水边楼台梳妆照眉,故有梳妆楼照眉池之称。
唐代诗人李白曾有"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的诗句。现存土台残高10多米,其北梳妆楼遗址表土下沿卵石铺设的建筑散水。梳妆楼以北尚有"铸箭炉"、"虚粮冢"等夯土台,曾是古城西垣附近防御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