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邯郸丛台公园随拍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随拍 |
丛台公园位于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西侧,占地360亩,丛台之名来源于当时的许多亭台楼阁连接成片。
据载“连接非一,故名丛台”,相传丛台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为赵武灵王观看歌舞、检阅兵马操练之地。台高7米,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22米,十分壮观,台上有乾隆手书登丛台御笔碑及郭沫若登丛台七律诗碑各一方。
台的顶部为据胜亭。该亭建于明嘉靖13年(1534年)。为当时据守邯郸兵备杨彝所筑,其意为“据此者胜”。亭上书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字,是传说《梅开二度》故事中陈杏元和梅良玉分手诀别之外。
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它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公斤,有“丛林之王”的称号。东北虎的毛色鲜明美丽,虎爪和犬齿利如钢刀,锋利无比,长度分别为6厘米和10厘米,是撕碎猎物时不可缺少的“餐刀”,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有力武器。它还有条钢管般的尾巴。东北虎捕捉猎物时常常采取打埋伏的办法,悄悄地潜伏在灌木丛中,一旦目标接近,便“嗖”地窜出,扑倒猎物,或用尖爪抓住对方的颈部和吻部,用力把它的头扭断;或用利齿咬断对方喉咙;或猛力一掌击到对方颈椎骨,然后慢慢地吃。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主要靠捕捉野猪、黑鹿和狍子为生。它白天常在树林里睡大觉,喜欢在傍晚或黎明前外出觅食,活动范围可达60平方公里以上。
常言道:“谈虎变色”,“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反而是捕捉破坏森林的野猪、狍子的神猎手,而且还是恶狼的死对头。为了争夺食物,东北虎总是把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地带。东北人外出时并不害怕碰见东北虎,而是担心遇上吃人的狼。人们赞誉东北虎是“森林的保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