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舒对比——从车技到人品

(2008-11-26 16:11:02)
标签:

体育

黑舒对比——从车技到人品

 

文/最长一夜(F1论坛著名写手)

 

汉密尔顿如愿以尝的赢得了总冠军.蒙特则莫罗为此砸了自己的电视机.如果放在20年前我初看F1的年代,我会对蒙总说:您有气抽我倆耳刮子得了,那么好的大彩电砸了怪可惜的,送给我吧.现在我不会说这丟人的话,因为在当今的中国,即使象我这样的低收入者,一月工资也能买一台不错的电视机.比20年前的最好的彩电还要好.而在当年,好彩电很贵,还要有门路才能买到.尊严是要有一定基础的.

 

我们是小人物.小人物的特点是自卑.那些各种所谓的“精英”们,他们吃我们穿我们还鄙视我们,当然他们会时不常的说些动听的话哄我们.也当然的我们会很感动.这话只不过是想说明一切都是游戏而已.一场游戏,只不过每个人的角色不同.

 

伴着汉密尔顿夺冠的一面是欢呼一面是唾骂.其围绕在小汉身边的争议完全和前年退役的舒马赫有的一比.遥想一年半之前,虽说车队当时为了照顾两届总冠军阿隆索将小汉的第二名弄到了第三,汉密尔顿还是为第一次参加F1比赛就登上领奖台而兴奋不已.那时可以说每一个人都为汉密尔顿而欢呼.很多法拉利车迷因为阿隆索抢了舒马赫的第八冠而对其产生憎恨,自然对其在车队内部的对手汉密尔顿而产生同情进而喜爱.很多法拉利车迷还盼着汉密尔顿将来能转会到法拉利.一年多之后小汉已成为法拉利车迷的公敌.对其的指责是很敏感的字眼“人品”.说起“人品”很多人就自然的想到了刚退役不久的舒马赫.在中国,九成以上的法拉利车迷是随舒马赫而喜欢上法拉利的.从舒马赫第一个冠军开始,关于其“人品”的争论一直到现在.

 

对汉密尔顿的指责:1开着一辆“偷”来的车,2在赛道上很“霸道”,3对两届冠军的前辈队友阿隆索不敬,4车队对其的偏坦.这其中第2条和第4条正是当年对舒马赫的“人品”争论的核心.指责舒马赫的人正是批评他靠着“霸道”的比赛风格和队友的“协助”以及一辆好车才得了7个冠军.还有一个有趣的是,两年前舒迷对阿隆索的指责中有一条就是对七冠王舒马赫不敬.

 

我个人认为把目前的汉密尔顿和七冠王舒马赫相比并不合适.首先汉密尔顿毕竟还只有一个冠军,另外这第一个冠军并不是“撞”出来的.真正引起其它车手和内行车迷对小汉烦感的是其在赛道上所谓的“霸道”.这一点相比舒马赫其实和小汉的偶像塞纳更相似.随着冠军的增多,人们嘴上所谓的开车“霸道”会演变成冠军车手的“霸气”.赛纳和舒马赫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没办法,人们总是这样健忘.

 

汉密尔顿能否超越舒马赫的七个冠军呢?  我觉得不会.毕竟时代不同了,舒马赫的七个冠军是很多因素交合在一起的产物.要想复制这些因素很难.法拉利当年很强,并且领先的时间也长.迈凯伦现在难言一家独大,今后几年也不易.从赛纳车祸到阿隆索夺冠,十一年的时间,舒马赫在场上鲜有对手.而正是这十年造就了舒马赫的七冠.而汉密尔顿上有阿隆索这样的实力派车手,下有维特尔这样的超强潜力股.舒马赫的五连冠截止于F1的变革,当时之所以变革就是为了压制法拉利的一家独大.所以从F1的领导层来说,他们是不希望复制舒马赫的五连冠辉煌的.F1现在还在不断的变革规则,其主要目的正是平均各支车队之间的差距.

 

另外一个现象是:

当年指责舒马赫的车迷只是对其撞车等赛场上的行为不满,至少我还没有看到希望他出车祸死亡之类的诅咒,更没有对其家人的“慰问”.反观这几年对阿隆索和汉密尔顿,这样的待遇可谓司空见惯.

从这点来说,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国人的精神文明是丰富多彩了还是江河日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