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那些“老吾老”的日子
易融之冰
1
星期天,去探望奶奶。乍一见她戴一顶黑帽,罩一条白色的头巾,穿一身黑,拢着手,痴痴地坐在厨房里,我吓了一大跳。
奶奶从乡下搬来,住不惯叔叔家的五楼。高高的五楼,爬上爬下,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剩她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对她来说,是一种“受罪”。后来,她就住到了叔叔单位的房子。那儿,是平房,门前还侍弄了一片菜地,以慰“相思”!
叔叔每天上班前都来看她,下班来陪她说会话,给她买些日用品,和一些入口及化的零食。奶奶舒展着满脸的皱纹,絮絮叼叼地说那些不知说了多少遍的陈年往事。而叔叔总是百听不厌,耐心地坐着,笑着。秋天的阳光斜斜地射在他们身上,暖暖的。
2
一个老人单独住,毕竟存在着一种危险。万一磕着碰着,没个人照应。于是,在叔叔的动员下,工作清闲的我就责无旁贷地跟她住到了一起。
哎呀,陪着这么个一天到晚没有什么事,只会瞎操心的老人,可真是够折腾人的。
每天只要我起床稍晚一分钟,她必定要来敲我的门。
“孙女儿,还没起来呀,小心上班迟到了。”
“孙女儿,今天中午回来吃吧,我给你炖个老母鸡。”
她絮絮叨叨地,大清早就不让人六根清静。
吃饭时,她会突然说,“随年吃饭,随年穿衣.今年干成这样,庄稼收成赖,夜里别吃馍了!”
我一口饭没吞下去,差点噎着。
出门时,她总是用她的审美标准对我评头论足,“你咋梳这头发?嘻,多难看!”
“你没裤子穿了?穿个裙子,露着腿!赶紧换换!”
我哭笑不得,只好装着没听见,脚上抹油,开溜。
只听见她在身后长一声短一声地叹息:“唉,不听老人的话……”
我几次想跟叔叔辞掉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但每当傍晚回家,看见她坐在院子的黑影里,用根筷子敲着她那口很有历史的搪瓷茶缸,嘴里念念有词,心里竟不由阵阵发酸。
3
那天,我无意中说,呆会儿要去逛街。然后,就听见她在厨房里“梆梆梆,梆梆梆”,问她干什么呢,“剁饺馅。”她头也不回地说,带着隐隐的焦灼,“先剁好,别等回来晚了,吃不上了。”
“你要出门啊,到哪儿去呀?”我很惊奇。
“你不是上街么……”她下意识地看看我,小声地说:“我……想……跟你一块儿……”
天哪,我暗暗叫苦。这老太太,还真敢想!看吧,三寸金莲,五六十年代的斜对襟的褂子,患过白内障的老眼……逛街?
人家不拿看“出土文物”的眼神看她才怪!我这眉清目秀的年轻姑娘,可献不起这个丑。
我磨磨蹭蹭,不肯出门,一直等到三点钟,我扔下了句“奶奶,我有事走了!”不等她反应,便溜之大吉!拐个弯,见没人追上来,才舒了口气。
逛到天黑才回来,给奶奶买了点吃的以示歉意。她不接,看也不看,只是指了指厨房,“自个儿下着吃吧!”
桌子上放着包好的饺子,炉子上的水壶咕咕嘟嘟地冒着热气。再看看奶奶,正用一只手击着桌面,嘴里喃喃哼着,那不知名的古老的歌谣……听着那凄凉的调子,想着闹市里的熙熙攘攘人欢马叫,我的眼睛湿润了。
4
下一次逛超市,就带上她。去扶她,她一梗脖,一甩手,“我没老!”
上楼,她脚步轻快,我在后面照应不迭,惹得电梯上的人都投来目光,指指点点。
在时尚厅里,奶奶围着一件白色的高领毛衣转了一圈又一圈。“我能穿不?”
服务小姐惊诧地望着我,我点点头,于是她强忍着笑,为我们打包,还恭维奶奶说:“老奶奶,你可真有眼光!”
老太太乐得一个劲儿瘪着嘴笑,那小脚颠得!
走到大街上,老太太兴致很高,乐呵呵地比比划划,说些“不合时宜”的话,出了不少洋相。那回头率,够高的!
“还好,没造成交通堵塞。我也赚了点回头率。”我安慰自己。于是,继续旁若无人的,牵着她,在车水马龙中,慢慢穿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