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73
2023-10-13 20:09:30
标签: 往事 军营 新兵 118潜艇 情感
往事如风,我们这批“73年兵”,一晃入伍已经50年过去了。
1973年,对于我们而言,应当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我们应征入伍的第一年,这也是我们奉献青春保家卫国激情岁月正式启航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里,我有三个角色的转换,分别是:霞浦新兵营战士,大榭教导队学员,118潜水艇鱼雷兵。
1972年12月17日至1973年3月12日,来自上海、浙江、湖北、河南、辽宁、河北、江苏等7个省市的
400多名“73年兵”,在宁波霞浦新兵营集结,并被编为4个连、12个排、36个班,其中一连、三连是潜艇兵,二连、四连是基地兵,我被编入一连三排十班,班长是118潜艇无线电班长、江苏常熟籍的马祖达。这期间,我们主要接受了新兵入伍教育、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等三大条令的学习考核等等,基本完成了由民到兵的转变。在新兵营让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在自己的个人日记里都有一些记录,包括没请假去穿山港看海挨批评,大冬天出队列操差一点晕倒,天寒地冻一大早做好事挑尿桶在河边滑倒弄脏了新军装,春节和亚西大队军民联欢会上我和根富战友表演相声卡壳忘了台词,等等,小新兵很纯朴,军营生活很新鲜,做好事很争先。
1973年3月12日,大榭成立了教导队,我们这些潜艇兵被编为3个排12个班,集中学习潜艇共同科目和各专业知识技能。12个班的专业是:一班无线电,二班航电,三班声纳,四、五、六班鱼雷,七、八、九班轮机,十、十一、十二班舰务。我被编入一排四班,并被任命为该班班长。潜艇舵信、雷达、鱼电、电工等另外四个专业的学习,被安排在西沪港。另外两个连的基地兵,则直接分配到两个支队的基地各相关岗位。教导队里故事多,特别是我们12个班长体会更多,都是同一年入伍的兵,缘何你是班长、你来管我,我们都遇见过难管的人和事。当然,都是小新兵,客观上我们也是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当好班长带好兵,教导队王队长就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开小灶,帮助我们提高管理能力。教导队指导员张庆儒还个对个找我们谈心,鼓励我们树立信心,大胆开展工作。我还主动向十一班班长周华请教,感觉他就是与众不同,其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让我佩服。周华过后是我们这一年兵里进步最快、职位最高的,曾任支队政委,后转业在北仑港。我所在的四班,来自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北京、河北等6个省市,我们四班出去的人,除一人复员外,其余都提了干部,其中有艇长、副长、部门长、军士长、教员等。我也在教导队被记嘉奖一次,这是我入伍后获得的第一次奖励。
1973年10月3日,我结束了6个月零20天的教导队专业学习,被分配到118潜艇,成为该艇鱼雷兵。感觉118潜艇那时候真的是兵强马壮,此后我们艇也走出了倪世昌、刘载芳等海军少将。时任艇长何新振,政委倪世昌,副长刘玉琪,副政委楼炳灿,鱼雷部门长秦钢、军士长夏吉安、班长李成林,还有从1969年到1971年入伍的鱼雷兵霍孝光、邓学海、蔡根土等,感觉这些首长和战友的指挥能力、业务技能都非常过硬。上艇第二天,李班长就带着我上艇熟悉机械仪器,密密麻麻的管道线路阀门让我有点迷迷糊糊,我暗下决心,一定刻苦训练,争取早日上岗出海。那会儿,118艇超编人员多,我还没有正式战位,属于“零号兵”。10月15日,我们部门保养鱼雷发射管,管内除锈涂漆,小新兵的我两次进入鱼雷发射管两次晕倒,让我有些惭愧,然班长没有责备我,一直在边上耐心给我鼓励。这一年10月至12月我参加了艇上的三次出海,分别是10月25日、11月8日至29日的“海上拉练”、12月26至28日,期间大多是作为超编人员,白天随艇在海上,晚上回锚地上泰山舰睡觉休整。三次出海,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第一次出海,李班长对我要求严格,特别是潜艇进入海区下潜前,艇晃得很厉害,人也开始很难受的时候,硬生生地对我说:“第一次出海,你一定要顶住,不能躺下,要有毅力。”在班长的鼓励下,我第一天出海终于顶住,这也给我以信心和勇气,此后的无数次出海乃至大小远航,我都没交过“公粮”。
(2023年10月13日)
我在1973
往事如风,我们这批“73年兵”,一晃入伍已经50年过去了。
1973年,对于我们而言,应当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我们应征入伍的第一年,这也是我们奉献青春保家卫国激情岁月正式启航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里,我有三个角色的转换,分别是:霞浦新兵营战士,大榭教导队学员,118潜水艇鱼雷兵。
1972年12月17日至1973年3月12日,来自上海、浙江、湖北、河南、辽宁、河北、江苏等7个省市的 400多名“73年兵”,在宁波霞浦新兵营集结,并被编为4个连、12个排、36个班,其中一连、三连是潜艇兵,二连、四连是基地兵,我被编入一连三排十班,班长是118潜艇无线电班长、江苏常熟籍的马祖达。这期间,我们主要接受了新兵入伍教育、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等三大条令的学习考核等等,基本完成了由民到兵的转变。在新兵营让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在自己的个人日记里都有一些记录,包括没请假去穿山港看海挨批评,大冬天出队列操差一点晕倒,天寒地冻一大早做好事挑尿桶在河边滑倒弄脏了新军装,春节和亚西大队军民联欢会上我和根富战友表演相声卡壳忘了台词,等等,小新兵很纯朴,军营生活很新鲜,做好事很争先。
1973年3月12日,大榭成立了教导队,我们这些潜艇兵被编为3个排12个班,集中学习潜艇共同科目和各专业知识技能。12个班的专业是:一班无线电,二班航电,三班声纳,四、五、六班鱼雷,七、八、九班轮机,十、十一、十二班舰务。我被编入一排四班,并被任命为该班班长。潜艇舵信、雷达、鱼电、电工等另外四个专业的学习,被安排在西沪港。另外两个连的基地兵,则直接分配到两个支队的基地各相关岗位。教导队里故事多,特别是我们12个班长体会更多,都是同一年入伍的兵,缘何你是班长、你来管我,我们都遇见过难管的人和事。当然,都是小新兵,客观上我们也是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当好班长带好兵,教导队王队长就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开小灶,帮助我们提高管理能力。教导队指导员张庆儒还个对个找我们谈心,鼓励我们树立信心,大胆开展工作。我还主动向十一班班长周华请教,感觉他就是与众不同,其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让我佩服。周华过后是我们这一年兵里进步最快、职位最高的,曾任支队政委,后转业在北仑港。我所在的四班,来自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北京、河北等6个省市,我们四班出去的人,除一人复员外,其余都提了干部,其中有艇长、副长、部门长、军士长、教员等。我也在教导队被记嘉奖一次,这是我入伍后获得的第一次奖励。
1973年10月3日,我结束了6个月零20天的教导队专业学习,被分配到118潜艇,成为该艇鱼雷兵。感觉118潜艇那时候真的是兵强马壮,此后我们艇也走出了倪世昌、刘载芳等海军少将。时任艇长何新振,政委倪世昌,副长刘玉琪,副政委楼炳灿,鱼雷部门长秦钢、军士长夏吉安、班长李成林,还有从1969年到1971年入伍的鱼雷兵霍孝光、邓学海、蔡根土等,感觉这些首长和战友的指挥能力、业务技能都非常过硬。上艇第二天,李班长就带着我上艇熟悉机械仪器,密密麻麻的管道线路阀门让我有点迷迷糊糊,我暗下决心,一定刻苦训练,争取早日上岗出海。那会儿,118艇超编人员多,我还没有正式战位,属于“零号兵”。10月15日,我们部门保养鱼雷发射管,管内除锈涂漆,小新兵的我两次进入鱼雷发射管两次晕倒,让我有些惭愧,然班长没有责备我,一直在边上耐心给我鼓励。这一年10月至12月我参加了艇上的三次出海,分别是10月25日、11月8日至29日的“海上拉练”、12月26至28日,期间大多是作为超编人员,白天随艇在海上,晚上回锚地上泰山舰睡觉休整。三次出海,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第一次出海,李班长对我要求严格,特别是潜艇进入海区下潜前,艇晃得很厉害,人也开始很难受的时候,硬生生地对我说:“第一次出海,你一定要顶住,不能躺下,要有毅力。”在班长的鼓励下,我第一天出海终于顶住,这也给我以信心和勇气,此后的无数次出海乃至大小远航,我都没交过“公粮”。
(202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