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感受
(2022-05-09 21:07:11)
标签:
世界读书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建设书香社会文化传承精神动力 |
分类: 读书笔记 |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希望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年老还是年轻、贫穷还是富有、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首届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4月23-2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还发了贺信,表示热烈的祝贺。贺信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共举办论坛、展览展示、新闻发布、主题活动四大类23项活动,包括“关注老年阅读、关爱老年生活”为主题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银龄阅读分论坛活动等。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年协会联合有关单位还在会上发布了“2021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 100种书目,这项活动自2014年起实施, 8年来累计向老年人推荐了数百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贴近老年人生活和需求的优秀出版物,深受老年读者的欢迎,也赢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而重视全民阅读,倡导建设书香社会,不仅体现在领导人的话语里,也体现在我们国家的制度设计中。成果展上,全民阅读政策法规出台的“时间线”清晰全面——2006年,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提倡人人读书;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具体规划,其中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部分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2022年,“全民阅读”连续第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除了这些顶层规划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也对支持、促进全民阅读作了规定,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级市通过颁布了地方性阅读法规。除了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遍布全国各地,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织出一张初具规模的“阅读公共服务网”。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就老年人而言,“阅读是最长久的陪伴,悦读可以驱散暮年孤单”,且阅读还能够健身养心、益寿延年,是关乎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大事。我们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读书学习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文学感知时代脉动,以阅读涵养精神世界,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