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龙头股
(2013-03-30 22:41:16)
标签:
财经财得海 |
分类: 行业观察,集装箱,通讯,股权 |
先河环保:
目前,全国共有17个城市已经进行PM2.5监测。由于市面上监测设备的种类较多,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各地设备采购搁浅,我们认为,待环保部同一标准后,将出现一波各地政府对监测设备的采购潮,市场启动。
天瑞仪器:
碧水源:
给排水公司将协调和沟通鄂尔多斯市相关部门与机构,协助完成对该区域内相关城市给排水资产与市场的整合;协助为新公司开发鄂尔多斯市及周边区域市场提供市场及政府资源支持;牵头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对环保企业给予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建设用地、电价、污泥处置方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更新盈利预测,继续看好公司发展考虑转增股本摊薄后,我们更新了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12-2013年EPS
分别为1.044元和1.410元,同比分别增长66.36%和35.09%,目前股价对应26×12PE、20×13PE.
我们维持之前对于碧水源的看法,对于行业和公司高成长性的判断并未改变,认为公司走在正确的路上,继续看好公司发展,而公司成长历程也在不断验证了我们的观点:
MBR 在我国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具利基市场且成长性好: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和其他膜法水处理工艺相比,MBR
凭借处理水质好、对进水要求低以及占地面积少、污泥产量小的优势占据了封闭流域中城市里市政污水处理市场&缺少土地但又需要改造以提高出水水质的城市污水处理市场&高品质回用水的前端处理的利基市场;而我国南方水质性缺水+北方资源性缺水的现实给了MBR
工艺在这些领域快速普及的驱动力。
碧水源凭借膜丝、工程经验和利益绑定式圈地营销模式将取得快于行业增速的成长:碧水源率先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MBR
膜丝,并已拥有国内运营年限最长的万吨级MBR 工程经验,加上与地方政府通过合资公司绑定利益来提前圈地的营销模式;在MBR
工艺普及趋势中获得快于行业增速的成长可能性大。
1)
碧水源发展至今,先后在无锡、南京、云南、益阳、武汉和内蒙古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跨区域复制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验证,也证明了我们之前对于公司的判断: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专营水务的合作子公司方式,巧妙利用自身的超募资金优势,将其转化为水务项目的启动资金,并以此为起点放大财务杠杆,最后转化为自身的工程设备业务利润,也就是以资本带项目,以项目带产品的经营模式。
在立足于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同时,以自身膜技术为基础,积极沿产业链横纵向扩张:公司先后收购了普瑞奇、久安建设,并设立了碧水源固体废物处理科技有限公司,业务领域分别延伸至工业废水、市政工程建设以及污泥固废领域,并且和三菱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逐渐进入高端膜应用市场。
万邦达:
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7557万元,同比增长23%。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但仍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15%左右,主要原因是工程项目确认进度低于预期,以及主营业务毛利率的下滑。
2011年,公司总承包业务确认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37.48%,主要来源于大庆石化120万吨乙烯改扩建、抚顺石化、吉化40万吨ABS三个项目的EPC,大客户来源主要还是中石油和神华,并无实现进一步拓展。2011年,工程总承包项目毛利率20.27%,同比2010年降低4.08个百分比。
未来2-3年,我们认为公司工程毛利率的合理水平在20%左右。
2011年,公司托管运营业务确认收入8906万元,同比增长135.63%,主要由于宁煤烯烃项目和庆阳石化项目逐步正常运营;运营业务的毛利率43.53%,同比2010年下滑1.13个百分点。按照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所签运营项目达到最大水量时的收入规模在1.7个亿,随着水量提高、节能降耗技术的不断应用,我们判断毛利率仍有提高的空间。
“十二五”仍是国内煤化工的爆发期,公司的大客户中国石油
、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的项目规模大多超过百亿,如中石油揭阳石化5000万吨炼油,神华集团宁东煤制烯烃二期和煤制油,以及中煤集团在榆林、鄂尔多斯的360万吨煤制甲醇均在筹建的初期,水系统的招标一般晚于基础建设半年到一年时间,我们依旧认为,2012-2013年可能成为公司订单的爆发期。
2011-2012年,公司利用2.5亿超募资金分别投入吉林省固废和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基地两个项目中。前者经营范围为工业危废的处理,后者主要基于工业水处理中非标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业务范围和战略思路的转变均为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客户的环保需求,有利于增强客户的粘性和业务的拓展。
巴安水务
同时公司公布两个订单:与重庆市财信环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重庆市巴南区界石组团污水处理厂一期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总承包金额为2000万。
公司与韩国斗山集团签订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USD3,357,490.00,折算为人民币约2000万。
点评:公司订单情况显示,目前在市政和工业水处理方面齐头并进,同时公司在广东南海设立水处理系统设备集成中心建设项目生产基地,参与市政项目;在东营设立分公司,参与工业水处理项目,预示着巴安异地项目拓展的力度加大。我们认为由于下游需求放缓,工业水处理的增速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的发展增量主要来自市政污水处理及升级改造。
受益于节能减排和国家对污水处理行业标准的提升,以及公司在这两个细分行业享有的技术、品牌等先发优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3-5年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同时,公司依托上市后的融资平台,将进入污泥处理、天然气行业等新型产业,公司未来成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