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汝悦来
汝悦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9
  • 关注人气: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江印人丛录(附竹人)

(2014-02-18 21:55:18)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画

吴江印人丛录(附竹人)

汝悦来

 

朱应辰

朱应辰,字文奎,号寄翁。吴江绮川人。

叶铭《广印人传》卷二:“为文繁而不猥,诗工长句,篆籀法古,尝命书符印。”冯承辉《印识》:“应宸与杨维桢游。”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洪武初举明经,授苏州训导。能诗文,工篆籀,曾受命书符印。著有《淑芳集》。”

王宠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其先本为吴江同里章姓,以父为后于王,遂为姓。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以诸生贡太学。随笔点染,深得倪黄墨外之趣。诗好建安三谢及盛唐文学,迁固甚似之。书法酷摹大令,晚出己意,几夺京兆价,徵明后推第一。读书石湖之上,非省视不入城市。资性颖异,风仪玉立,温纯恬旷,与物无争,人拟之黄叔度。弘治甲寅生,嘉靖癸巳卒,年四十。著《雅宜山人集》。”叶铭《广印人传》卷七:“又工篆刻,与三桥齐名。”周之桢《同里志》卷十二:“守弟。资性明敏,少与兄同学于蔡羽,居洞庭三年。既而居石湖之上又二十年,非岁时省视不至家,遂于书无所不窥,文艺无所不能。为人蕴藉自将,温醇恬旷,与物无竞。所最相善者文徵明、唐寅,而知府胡宗亦深器重之。尝有人持千金,欲得其一言于宗。宠不顾,麾之。人有尤焉,宠谢曰‘人所为重宠者,能洁修耳。使自污,将见轻,而又因以为利耶。’其有守如此。宠才名过其兄,兄早贵,致身华要,而宠八试棘闱不利,仅以年资贡太学,竟赍志以卒,年方四十。所著有文集四十卷,诗刻尚风骨,摆脱轻靡。书体遒秀,妙得晋法,与祝允明齐名。”

周应愿

周应愿,字公瑾。周用曾孙,吴江盛泽人。

叶铭《广印人传》卷九:“著《印说》。” 仲廷机《盛湖志》卷十四:“万历十六年举人。端方简直,言行不苟,博学有史才,尝辑《宋史》未就,著有《江左集》。”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万历十六年中举,约同年著《印说》,论说印艺,多铺陈,重文采,似即而又离,时人评为‘言多迂阔,不切事情’,实则思路畅达,不拘于印内论印,就事言事;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人深省。区别于前人的印说观念,是明代划时代的一部理论著作,对明清印学理论产生过重要影响。”

陈琮

陈琮,字正叔,号农隐。吴江同里人。

叶铭《广印人传》卷五:“能诗,工篆刻,书法遒美,万历间名家。”周之桢《同里志》卷十四:“父文德有学行,为乡里所推重。琮濡染庭训,凡经传训戒之词、古今为治之道,博观约取,靡不有得于心。诗律造诣盛唐,长于近体。书得《洛神赋》遗意。永乐初,尝征至南京写诰敕,寿终于家。”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工诗,书法优美,兼善篆刻,负名于名。”

朱鹭

朱鹭(15531632),字白民。吴江松陵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一:“少有隽才。家贫,教授生徒以养父母,床头恒贮数十钱,曰“买笑钱”。父死,乃谢青衿,芒鞋竹杖,独游名山,所至画竹以自给。常游华岳,登天井,黄縚道服,长髯等身,见者皆以为异人也,结茅莲花峰下。年八十卒,葬华山,祀三高祠。其为诸生时,每谈革除事辄涕下,网罗遗佚,作《建文书法拟》,又著《颂天胪笔》行世。”叶铭《广印人传》卷三:“初名家栋……,一号西空老人……,有小玉蟾印。”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三:“崇祯五年卒,年八十。”乾隆《吴江县志》卷四十六:著“《青浮子髯天籁》。”费善庆《垂虹识小录》卷三:“先生与王在公、赵宧光齐名,称‘吴下三高士’。文文肃公震孟志其墓。”

范风仁

范风仁,号梅隐。嘉兴人,寄寓吴江盛泽。明季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三:“工画梅,故自号‘梅隐’,其篆刻尤精古。”

 

周仪

周仪,字确斋。震泽县人。

叶铭《广印人传》卷九:“工蝇头楷,精铁笔兼善刻器,扬州北湖孚估庵碑出其手。”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康熙四十四年书《桃源行》。”

王藻

王藻,字载阳。吴江平望人。乾隆元年举鸿博。

叶铭《广印人传》卷七:“好蓄宋版书及青田石章。有友借观误坠于地,载阳垂泣三日,其风趣如此。” 翁广平《平望志》卷三:“莺脰湖庄在二镇地,国朝征士王藻所居。” 费善庆《垂虹识小录》卷五:“贩米为业,偶题《桃源图》云:‘相看何物同尘世,只有秦时月共天。’以此受知 于沈轮翁先生,四处揄扬,遂弃业读书。吴大宗伯荆山荐举为鸿词科,廷试报罢。往来扬州,与诗人结社吟咏。貌琐瘦,急趋小声音……读《吴梅村集》云:‘百首淋漓长庆体,一生惭愧义熙民。’《剪梅》云:‘大抵端相求入画,最难割爱似删诗。’见《随园诗话》。”

张锡珪

张锡珪,字禹怀,一字雨亭,自号逊江。震泽县学宫弟子。

汪启淑《续印人传》卷四:“气尚刚傲,任情不羁,尝陋近人以识字为小学而易视之,于是篆学失传,几如广陵散矣。惟印章一灯,不绝如缕,因研讲始一终亥、左形右声之义,探本溯源,肆力甚专,暇以铁笔自娱,师法顾苓、陈炳,心与古会。下视门摊市集、耳傭目僦之夫,夷然不屑也。尤嗜汉章,见有藏者,必倾囊倒庋购之,虽家人告米尽不顾也。或势不能得,必假归以素笺摹印,积久(尸揷)(尸乏)成册,朝夕把玩,寻绎其旨趣,于是骎骎技日上矣。继馆于苏台文氏,得尽观其家藏先世印章,手摹心追,几忘寝馈。大宗伯归愚先生、彭大司马芝庭先生交称赏之,为序其印谱。雨亭兼工韵语,精书法,明窗晏坐,铁笔与诗筒摩挲不去手。著有《印体便览》若干卷,而名其谱曰《雨亭缪篆》。”叶铭《广印人传》卷七:“一字雨槐……,工小学,兼及铁笔,尤爱汉铜印章。钱梅溪云:‘是专学顾云美、陈阳山者。’著有《印体便览》、《雨亭印谱》。”

钱志伟

钱志伟,字峻修,号西溪。吴江盛泽人。乾隆时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家吴江之珠溪。性沉敏,凡医卜、音律、书数、篆刻之学,靡不深造而窥其奥。尤精绘事,人物花卉,粗细皆工。晚年专写山水,出入石田、石谷之间,苍秀有法。著《无隐处题画诗》。”

陈春熙

陈春熙(?—1874)字明赐,号锡盦、雪厂、厀安,又号金粟山民、雪道人。浙江海宁人,流寓吴江盛泽。

仲廷机《盛湖志》卷十一:“自幼随其父寓居闻溪,乱后至盛泽。工篆隶,兼擅飞白。而于汉隶为最佳,得曹景完碑体势。尤精竹石刻,能于白竹扇骨刻仕女,鬓发蓬蓬然;作渔人荷钓竿状,钓丝摇曳如临风也。”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工八分书、飞白书。篆刻直追秦汉,与杨澥、翁大年、王云齐名。尤精刻竹,足与韩潮抗手。题跋亦清简高雅。”

仲子长

仲子长,吴江盛泽人。

仲廷机《盛湖志》卷九:“以字行,深得汉魏、宋元诸家体势,著有《印谱》。”

程万

程万,字奚九。吴江盛泽人。

仲廷机《盛湖志》卷九:“与张溶、顾石传齐名。……精于篆刻。”

张溶

张溶,字书沧。吴江盛泽人

仲廷机《盛湖志》卷九:“熟于《说文》,刀法古劲。”

顾石传

顾石传,吴江盛泽人。

仲廷机《盛湖志》卷九:“熟于《说文》,刀法古劲。”

吴育

吴育,字山子,汉槎曾孙,吴江松陵人,晚迁居常州。

叶铭《广印人传》卷四:“工篆隶,印嫥邓派,兼精绘事。” 光绪《吴江县续志》,卷二十一:“居(吴江)城东门外,曰‘归来草堂’。然育常客游,晚乃寓常州。江阴李兆洛、泾县包世臣盛称育古文及其篆书。然其古文不得见,仅见泾县朱洊所选《国朝古文彚钞》中数首而已。文品简而淡,与宜兴吴德旋相伯仲。其为《邓石如传》,尤能言其书法体势。今国子监祭酒、视学江西曰‘仁杰’者,育从孙也。仁杰言,少时见育手评《史记》、《汉书》承祚《三国志》,其子汝庚为之重录,六安晁氏刻《说文解字》,其篆文仍育所写。汝庚,字巽先,李兆洛弟子,通说文小学,祁文端隽藻视学江苏时刻《说文系传》,其篆文汝庚书也。今后人为常郡人矣。”

程坎孚

程坎孚,字习之,号敩亭,吴江平望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从箨石先生学写花卉,并善人物、篆刻。”叶铭《广印人传》卷九:“居平望……,工篆刻。”翁广平《平望志》卷八:“含山教谕程誌孙。少颖敏,长习绘事,山水人物,初专工院体。后以娶秀水钱侍郎载从孙女,其点染花草,颇得载笔意。性放浪不检,尝薄游荆湘,垂橐归。有购其画者,匪待炊弗得也。”

汪栋

汪栋,字峻堂,吴江平望人,居娄字圩。

翁广平《平望志》卷八:“颖敏绝人,年十四,补浙江海盐县学生。师邑中周振业,尽得其晚年所深造,自是学益邃,议益崇。与相对,纤眉白皙,弱不胜衣。至其论,儒者学术醇疵、文字渊源派别,摘注疏中纰缪及古今事变得失、兴坏、升降之理,犁然砉然,坚强不夺。尤喜以昔贤自期。局父忧,苫块尽毁。于财无所吝,以急请,靡不应。多蓄书。虽秘笈必购求之,流连穷日夜。为诗文,清秀拔俗,其佳什似中晚唐人。间画小山水,图章篆刻俱精好,而书法尤工。尝游京师,为名卿大夫李绂、徐用锡所器重。后以乡试赴杭,卒于寓,年二十九,闻者泣下焉。著有《澹虑堂遗稿》。

潘鹤

潘鹤,字玉堂,号雪巢。吴江平望人。

翁广平《平望志》卷八:“父学博,见别录。居东乙圩,后迁耽字圩。鹤少孤,事后母尽孝。久之,母亦感动,加慈惠焉。鹤弱冠补邑诸生,工诗古文词,篆隶真行草书、山水图画、摹印篆刻皆入能品。弹琴围棋、击剑手角、风角壬遁、青囊青乌之术,以至木工圬者、黼绣冶锻之事,无不通晓。鹤为沈祖惠入室弟子。江西督学周煌与祖惠交,问其门下士之能文者,以鹤对。煌遂聘入文幕,所甄拔多允当。性耿介,修脯外,不私毫末,人亦不敢以私干也。既归,邑中旧族争延为弟子师。晚年境颇困,诗益工。有密友于岁暮索画,鹤为写古松一枝,题曰:‘与君同是岁寒姿,呵冻抽毫写一枝。桃李莫夸颜色丽,向荣回首几多时。’题毕曰:‘虽沈启南复生,不是过也。’年六十三病噎隔,卒之日,强起沐浴更衣,谓子弟曰:‘我来得干净,去得干净。’遂欠身而逝。著有《雪巢遗诗》。

张铭

张铭,字启生,府学生。吴江平望人。

翁广平《平望志》卷八:“善医,工铁笔。”

宋景洙

宋景洙,吴江平望人。

翁广平《平望志》卷八:“能书画篆刻。”

宋经明

宋经明,吴江平望人。

翁广平《平望志》卷八:“能书画篆刻。”

周岱

周岱,字鲁伯,号荜衫。吴江平望人。

翁广平《平望志》卷八:“初习剞劂业,比长,学史籀书,兼工篆刻。间为小诗,单词俪句,秀出侪辈。著有《青琼阁遗诗》。

徐树基

徐树基,字肇功。吴江黎里人。

徐达源《黎里志》卷九:“少聪俊,读书不求自见。善刻竹器,花草人物,皆疏老有致。工书法,通篆文,尤精铁笔。病羸早卒,年仅二十有七。”

王祖琪

王祖琪,字久望,号谷真,太学生。吴江同里人。

周之桢《同里志》卷十四:“屡入乡闱不售。善铁笔,法文三桥。著有《谷真遗钞》。”

顾我珑

顾我珑,字玲友,诸生。吴江同里人。

周之桢《同里志》卷十六:“工篆刻。”

迮朗

迮朗,初名百谦,字蕴高,号卍川,吴江莘塔人,居南传村。入江庠,后寄籍宛平,更名入泮,充四库馆誊录,议叙县丞,不就。乾隆五十四年己酉顺天举人。

     汪启淑《续印人传》卷八:“迮朗,字辉庭,一字卍川。江苏吴江县人。幼读书强记,及为学宫弟子,蜚声庠序,然文体尚刻峭峻厉,不合时趋,以致屡困场屋。继闻宏开四库馆,裹粮北游。有援之者,得厕写旅食,辛勤数载,已获议叙得官而衔恤南归矣。因叹命途多舛,自知非簪绂中人,服后,遂伏处乡里,日以香炉、茗盌、诗文自娱。尤善骈俪,高者宗德六朝、初唐,次亦不失陈其年、章岂绩矩矱。又善丹青,独出匠心,耻蹈俗人窠臼。闲亦托兴铁笔,授业于雨亭张锡珪,守顾云美、陈阳山一派,望之,知为读书人所制,无纤毫尘俗气。予承乏农曹,因得聚首谈艺,曾蒙镌赠数十纽,已登飞鸿堂谱中,至伊所著有《□□诗钞》□卷、《□□印谱》□卷。”叶铭《广印人传》卷十四:“善画,工铁笔,私淑张雨亭、顾云美、陈山阳一派。有印谱,著《绘事琐言》八卷。”柳树芳《分湖小识》卷二:“朗久客京师,北抵居庸,南游楚豫,主讲淮阴书院,所至与贤士大夫交。性豪爽,善谈论,有干济才。游历既广,襟怀益旷,诗古文词汪洋恣肆,自出机杼,绝不随人步趋。工为骈体,精切新颖。亦精绘事,人物花鸟具入神品。铁漕督保、徐河督端咸器重焉。授凤阳府训导,未几归里。年六十七卒。著有《卍川诗文集》、《淮上纪闻》、《粤游笔记》、《绘事琐言》《绘事雕虫》。”光绪《吴江县志》卷三十七:“《雕虫馆骈体文》二卷迮朗撰。”费善庆《垂虹识小录》卷四:“字卍川,莘塔镇人。性豪爽,有干济才。诗古文词必自出机杼,亦工骈体。中乾隆己酉顺天举人,任凤阳训导。初在京师,以工笔山水名于公卿间,归里后则写意花卉居多。年六十七卒。著有《郢垩集》、《淮上纪闻》、《粤游笔记》、《绘事琐言》《绘事雕虫》等书。子鹤寿,道光丙戌进士,尤深经学,亦能画。继室沈氏,字芝卿,细竹学管仲姬,有林下风致。”

张澹

张澹,字耕云,号春水。吴江盛泽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工诗善画,兼精刻印,辑有《玉燕巢印萃》若干卷。其论印云:‘秦汉之印存世者,剥蚀之余耳,仿其剥蚀,以为秦汉,非秦汉也。谱之所载,优孟面目耳,拟其面目,优孟之优孟矣。旧印可珍者,玩其配合之确、运斤之妙,朴实浑雅,法律森严,即本来之元气也’云云。”仲廷机《盛湖志》卷九:“幼孤力学,寒暑不辍。虽蓬窗客邸,吟哦自若。嗜画入骨,得同邑钱志伟指授。中年橐笔游武陵,一时才俊倾襟揽佩,唱酬无闲。仁和马履泰、钱塘屠倬诸君咸订交焉。后入武进汤贞愍贻汾幕,诗画进而益上。晚年往来吴淞间,藉砚田以自给。其俪陆惠,字璞卿,亦能诗。澹有小印曰‘文章知己、患难夫妻张春水、陆璞卿’,亦词场佳话。澹志行纯笃,尝手葬先世八棺。亲死,庐墓三年。昭文蒋宝龄为绘图纪事。内行如是,固不得仅以文人目之也。著有《风雨茅堂稿》。”

金作霖

金作霖(17891837),字邦荣,号甘叔,吴江盛泽人。诸生。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与春水诸人结香诗社,诗笔、书法皆工,篆刻仿汉。平生不妄交,不轻奏刀,以故知者颇少。”

光绪《吴江县续志》,卷二十三:“学书自褚河南而趋颜平原,又旁涉苏子瞻,其胸中卓荦之气,尽发之于书。”仲廷机《盛湖志》卷九:“工诗学书……,尤善篆刻,仿秦汉遗法。……著有《补蹉跎室稿》。”

杨刚

杨刚,号毅堂,吴江松陵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精摹印,颇自矜重,不肯轻为人奏刀,以故流传颇少。”

郭麐

郭麐(17671831),字祥伯,号频迦,又号白眉生,一号蘧庵居士、苎萝长者。吴江诸生。

叶铭《广印人传》卷十四:“书法逼似山谷,工篆刻。最后画石又画竹,诗人之画,偶一为之,别有天趣。著有《金石例补》、《灵芬馆诗集、诗画(诗话之误也)、词集、杂著》、《衡梦词》。道光辛卯卒,年六十五。”光绪《吴江县续志》,卷二十二:“生而右眉全白。年十六,补诸生。三十后,即绝意进取,而专诣于诗。麐之言诗,曰:‘诗之风格不同,各因其人性情之所近,执风格以求古人,惟恐一体之不肖、一字之不工,于吾之性情何与焉?’钱塘屠倬韙其言,以为自汉魏以迄唐宋,其传者,无不各具一性情,故历千百年之久,如闻其歌哭。悲愉哀乐之故,嘉美规颂讽刺之事,有以入人之心,而无所间,非苟而已也。故麐之诗,甄综古今,腾踔变化,森森有以自振其风格,蜕然出尘埃之表,而独成为麐之诗也。家贫,时出游,性通爽豪俊。好饮酒,酣嬉淋漓时,露兀傲不平之气。常作客扬州,文采照耀江淮间,而里中与麐友善者曰:朱春生、袁棠、徐涛、吴鵾与其弟凤数人而已。……麐才气高岸,目慑侪辈,客游千里,所接贤士大夫多矣,而与里中多穷交如此。尝游桐城姚鼐之门,鼐许为通儁奇士。晚年迁嘉善东门之江家桥。卒年六十五。”柳树芳《分湖小识》卷三:“晚号蘧庵学人,又号复翁。世居芦墟镇,吴江附监生。右眉全白,风标秀异。年十六入学,诗文俊逸,脱稿传写相属。家贫出游。时袁简斋以诗、姚惜抱以古文、陆朗甫以品学,海内称钜子也,麐翱翔其间,特服膺抱惜。乾隆乙卯,赴北闱,法时帆学士先施纳交焉。报罢还,遂绝意仕进,为诸侯宾客以老。嘉庆戊午,与弟迁居嘉善。著有《灵芬馆诗集》三十卷、《杂著文集》十四卷、《词》六卷、《金石补例》二卷、《江行日记》一卷、《樗园消夏录》三卷、《诗话》十八卷、《爨余丛话》六卷行世。

张孝嗣

张孝嗣,字绳祖,号忆鲈,吴江壶卢兜人。

叶铭《广印人传》补遗:“好金石,收藏古人名印甚夥,辑《清承堂印赏》。”柳树芳《分湖小识》卷二:“性慷慨好赡给。邻族寒士有乞贷者,无不应。嗜吟爱客,一时知名之士造门无虚日。与歙县鲍征君廷博尤称莫逆交。征君病革时,口授人作书以其孙为托。一友贫不能婚,出金任其事。尝买一僮,成人后为之择配。焚其券,夫妇感泣,愿留。家多藏书,嗜金石,有《清承堂印谱》八卷行世。年止三十六。”

张与龄

张与龄,字芳遐,号杏初,又号涵虚,吴江壶卢兜人,孝嗣子,监生。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子工写生,似恽瓯香,兼习分隶、篆刻,收藏古人名印甚夥,辑《清承堂印赏》,钱塘赵次闲为之序。”

光绪《吴江县续志》,卷二十三:“画花鸟渲染特工,能汉隶,……早卒,……年二十九。”

陆绳

陆绳(?—1821),字直之,号古愚。吴江芦墟人。

叶铭《广印人传》卷十四:“幼工篆隶,直追古人。善刻金石款识。晚居芦墟,道光辛巳卒。”

杨澥

杨澥(17811850,原名海,字竹唐,号龙石,吴江松陵人,杨刚子。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善篆刻,为江南第一名手,晚病偏枯,不利捉到。道光庚戌寿七十余。”叶铭《广印人传》卷七:“于金石考据之学,靡不精覆。刻印以秦汉为宗,力救妩媚之习,真印学之圭臬也……。道光庚戌卒,年七十余。”冯承辉《国朝印识》近编卷一:“杨澥,号龙石。松陵毅翁之子也。书仿《天发神谶碑》,刻印似汪尹子,暨赖古堂谱中诸作。兼精刻竹,或作人物、仕女,或写其人小像,皆能颊上添毫,栩栩欲活。为人有奇癖,好龟如米颠爱石,出入袖中。常(尝)得一大龟甲,自镌铭词于其上,日坐卧其中,以为此身安乐窝,人窃笑之亦不顾也。”光绪《吴江县续志》,卷二十二:“嗜金石,凡周秦汉魏鼎彝碑版,疏别其流源真伪,如指诸掌。与嘉兴张廷济同时,尤善篆刻,浑古无比。与张孝嗣友善。孝嗣,号忆鲈,葫芦兜人,好宾客。澥尝客张所,同出游,澥醉,怒碎其船,张益敬礼之。澥后年老耳聋,自号曰‘聋翁’。”费善庆《垂虹识小录》卷六:“号琢堂,又号聋石。少工篆刻,至老不用墨篆,直以刀写之,曲折如意。每作印章,奏刀坚劲,得金丁之法。精鉴碑版,多为题跋,字古茂有金石气。作诗得奇趣。子庆麟。”金松岑《拊焦桐馆印存序》:“吾邑杨龙石造诣非至高,亦附浙以自壮。”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辑有《龙石道人甲申之作》。近人吴隐辑其刻印成《杨龙石印存》。”

翁大年

翁大年(18111890),号叔均,广平子,吴江平望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一:“善刻印,工秀有法,出自汉印,与曹山彦同工而异曲也。”叶铭《广印人传》卷一:“笃嗜金石考据……,著有《古官印志》八卷、《古兵符考》八卷、《泥封考》二卷、《陶斎金石考》二卷、《陶斎印谱》二卷、《瞿氏印考辨证》一卷、《秦汉印型》二卷、《旧馆坛碑考》二卷。”光绪《吴江县续志》,卷二十二:“承其家学,笃嗜金石考据,工篆刻。交游满大江南北。虽窭贫,不轻干谒。其所譔金石文字甚具,载艺文志。其所校辑则旧馆壇碑二卷,尤为精力所注,论定宋元明今五十余家之说,嘉定瞿中溶序之,以为可补欧阳《集古录》之缺,订《亭林金石记》之譌云。”黄兆柽《平望续志》卷七:“承其家学,笃嗜金石考据,工篆刻。交游满大江南北,虽屡空,不轻干谒。”黄兆柽《平望续志》卷九:“《孙耕集》、《何义门集》翁大年辑。”

翁乐

翁乐,字均儒,吴江平望人。同治七年曾书吴复亨所撰之《重建元天宫记》。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一:“与石门李笙渔游,考订金石,晨夕无闲,刻印尤高古。”黄兆柽《平望续志》卷七:“大年子……候选通判。静默寡言,究心金石篆刻。”黄兆柽《平望续志》卷十一:“《文字订讹》翁乐撰……《金石考杂著》翁乐撰。”

张熊

张熊(18031886),字寿甫,又字子祥,晚号祥翁,别号鸳湖外史、鸳湖老人、清河伯子。所居栽有银藤花,因名室曰银藤花馆。浙江秀水人,原籍吴江,流寓上海。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精篆刻,多宗西泠诸子。”

孙云锦

孙云锦,字质先,吴江平望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一:“书宗米漫士,兼法董香光,涉笔精腴,不诡于正。工铁笔,得邓完白家数。著有《印禅室诗集》、《印存》。”黄兆柽《平望续志》卷六:“光绪七年辛巳岁贡。”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刻印辑有《印禅室印存》。”

程东

程东,一字桐生,号萍芗,吴江平望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工古隶,善铁笔,尤长于画山水,花卉、人物靡不佳妙。”叶铭《广印人传》卷九:“工分隶。”黄兆柽《平望续志》卷七:“山水近文五峰。初从松壶居士钱杜游,得其传。后自成一家,高自位置,时多称之。”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初从钱杜游,得其传。工古隶,善铁笔,尤长于画山水、花卉、人物。山水近文伯仁,后一变旧习,落笔构思,别出心裁。家有晓山楼,道光八年曾在晓山楼作梅花屏。”

张辛

张辛,字受之,海盐人,廷济族子也。道光甲辰,流寓平望。

黄兆柽《平望续志》卷八:“工篆籀铁笔,究心金石考据……里人邀饮平波台,见僧寮壁上《潘耒与志远上人诗帖》,为刻石以贻。”

王之佐

王之佐,字砚农。吴江震泽人。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道光元年,举孝廉方正。道光十二年,辑有《宝印集》。”

王锡泰

王锡泰,字彚亨,号秋水,吴江松陵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以孝廉官国子监助教。摹印苍莽中有逸致,深自秘重,不轻为人奏刀。”蔡丙圻《黎里续志》卷首:“嘉庆五年庚申举人,考授国子监学录,官至甘肃宁夏府同知。”费善庆《垂虹识小录》卷六:“嘉庆辛酉拔贡。……国子监助教任满后,京察一等,放陕西宁夏分府,适居忧不复出,培育子弟,人文蔚起。兼工书法,求辄应之。”

王锡璐

王锡璐,字均调,号墨痴。吴江松陵人。诸生。王西崖次子。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幼入塾即好写生,游庠后,历试不得意,遂弃去。专心于画,得白阳山人遗意。兼习篆刻。”费善庆《垂虹识小录》卷四:“为人闲静寡言,不与世接。家极贫,人有以润笔乞画者,笑弗纳,故其迹,世不概见,间有流传,颇古拙,得白阳山人遗意。”

蔡召棠

蔡召棠,字封伯,号听香,一号公之。吴江黎里人,震泽岁贡生,晚年谒选为广文。蔡甘鸿子。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三:“博学多能,画法挺秀,兼善隶古。木与人酬应。所用印章皆自制,精雅绝伦。”蔡丙圻《黎里续志》卷八:“弱冠补震泽弟子员,十赴乡举,两膺拔萃,皆不得志。道光庚戌,以岁贡入成均,复肆力于诗,所感遇悉发为诗。殷宫詹寿彭以诗文名,召棠幼从之受业,及视学山东、广东,皆引主幕事,改定试牍,先后凡九年。其游山东诸山水,作《海岱游草》。入粤,作《岭南游草》。自广东归,会泰兴吴文靖公存义督浙江学,延往襄校,又作《淛江游草》。光绪五年,选授泰兴训导,以目疾不赴。年七十九卒。召棠工率更书,负盛名。晚学赵文敏,更妩媚可爱。年七十,犹能作蝇头楷法,人争宝之。所著有《漱石山房》,善化张司训瀷序;《感逝怀人集》,同邑殷兆镛序。”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博学多能,书法挺秀,篆刻清雅,所用印章多自制,兼善隶书。”

蒯增

蒯增,字小亭。吴江黎里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三:“刻竹治石皆得天趣,性极脱略。”

陈文罴

陈文罴,字赤甫,一字止叔。吴江黎里人。

蔡丙圻《黎里续志》卷七:“七岁能诗,十一岁毕诸经及古文、庄老,工制艺诗赋而不屑为。善铁笔,时推杨龙石为海内第一,文罴仿之,几不能辨。通六法,得宋元人意。文罴器宇轩爽,丰神俊美,有城北徐公之目,邻妇窥而艳之,夜奔其室,峻拒之而未尝告人。年二十四卒。著有《桐孙盦诗草》。”

陈昌錞

陈昌錞,字钟若,号稚仲,司理燮孙。吴江黎里人。

蔡丙圻《黎里续志》卷八:“工诗善书,喜画墨梅,颇饶逸致。尤工铁笔,尝刻《阴骘文印谱》,为同邑杨聋石称赏。著有《真意斋诗》。”

吴坚

吴坚,字孟坚,号鲁珊,别号梦一道士。吴江黎里人。

蔡丙圻《黎里续志》卷八:“父星灿,字眉峰,精地理之学,著有《三贯集》。坚幼承家学,兼涉他艺,善书各体。皆工画,仿麓台,为时所珍,有尺幅千寻之势。精篆刻,尝摹汉铜印,赏鉴家不能辨别。心炙杨聋石,自号心聋山人。家贫,橐笔游四方,名公卿争迎之。”

黄瀛叔

黄瀛叔(1820—?)原名增泰,又名云,字玉农,号瀛叔、叔子、十九郎。松陵镇人。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工绘画,点染设色得南田之妙。善古琴。精篆刻,学同邑张锡珪、杨澥,并撷秦碑汉隶之精,旁及宋元印。与杨澥交谊密切,情同师友。咸丰六年集拓杨澥刻印成《先辈野航子镌印》。”

杨庆麟

杨庆麟(18261879),字振甫,吴江松陵人,杨澥子。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二:“咸丰翰林,官至广东布政使。治印承家学。”光绪《吴江县续志》,卷十四:“道光三十年进士。……道光二十四年举人。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善画,山水师王原祁、沈周、吴镇,亦善花卉。治印克承家学。家有‘瓶麓斋’,收藏书画甚富。”

史焕

史焕,字仲晨。吴江人,生长京师。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三:“工篆刻,上追秦汉,然不轻为人作。年甫三十遽卒。”叶铭《广印人传》卷十一:“与胡石查相友善。”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篆刻能取法邓石如,兼有吴熙载、徐三庚气韵。与胡义赞、王懿荣友善,俱爱好金石。卒年三十。”

朱钦

朱钦(?—1893),号逸云,吴江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一:“工篆隶、图章。壬辰岁莫,蒙君见访,以印投余,与之言,冷隽有味,畸人也。旋里,月余遽闻道山之赴,惜哉。”

马文煜

马文煜,字起留。吴江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三:“工书画篆刻,兼精于医。”

翁绶祺

翁绶祺,字印若,吴江松陵人,翁同和门生。

叶铭《广印人传》卷一:“工诗文。辛卯举于乡,后官广西梧州、平安等县。酷嗜金石书画,尤精鉴古。印摹秦汉,古拙中含有秀润。画法四王,进窥宋元妙境。著有《汉铜印范考》。” 费善庆《垂虹识小录》附录:“辛卯科乡试”举人。

庄能

庄能,字芷庭,震泽人。《震泽镇志续稿》作“庄熊”。

叶铭《广印人传》卷八:“工治印。” 沈眉寿、纪磊、龚希髯《震泽镇志续稿》卷九:“能竹刻,从安吉吴昌硕游。”

黄少云

黄少云,婺源人。橐笔吴江,颇有盛名。

叶铭《广印人传》卷八:“亦工治印。”

观树

观树,清僧。俗姓李,字声海,号半壑。江苏吴江人,居桐乡凤鸣寺。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工篆刻,善画山水、松木、竹石。”

沈唐

沈塘(18651921),字莲舫,别字雪庐。吴江雪巷人。陆恢弟子。

叶铭《广印人传》卷十二:“工山水花卉,亦善篆刻。”

陆庭槐

陆庭槐,字花谷,号荫亭。笠泽人。

叶铭《广印人传》卷十四:“有《问奇亭印谱》四卷。”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工刻印。嘉庆十四年辑有《问奇亭印谱》。”

李兼

李兼,字山西。吴江人。一作李兼山。

叶铭《广印人传》补遗:“有《印宗》。”

香港“松荫轩”天舒先生据《印宗》所载资料整理:“李兼山,生卒年不详。字西崑,号癖印生、石耳山人,别署玉涧道人、浮丘社长、泉石主人,斋名为二酉山房、百四艸堂、松间草屋、潄六斋、八正楼、南浦草堂、梅花书屋、蔷薇馆。江苏吴江人。性好古,学识渊博,工书,善铁笔。有《印宗》存世。”

吴坚

吴坚,字子香。吴江震泽人。

沈眉寿、纪磊、龚希髯《震泽镇志续稿》卷九:“工竹刻。钟鼎隶篆真行各书法,均臻其妙。”

冯时桂

冯时桂,原名霦,字璘友,一作林友,号秋岩。浙江嘉兴人,晚年寓吴江,曾游历西江、南粤间。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工诗词及篆刻。辑有《历朝闺媛诗选》。”

孙庆渠

孙庆渠,字笑轩。吴江盛泽人。

仲虎腾《盛湖志补》卷二:“早岁饩于庠。工篆书,善钟鼎,兼精铁笔,为鉴赏家所称。

王思

王思,字琴斋,号长楚。吴江黎里人。

柳亚子赞其篆刻:“银针玉薤重王翁。”

陆荣光

陆荣光(18711940),字映澄,号觉庐吴江芦墟人。

新纂:“工篆刻。”

杨天骥

杨天骥 18821958),宇千里,号茧庐,笔名东方。吴江同里人。

马国权《近代印人传》:“少时曾随其父居镇江任所,後归里就读。十余岁即以才识超卓选为秀才,年二十擢壬寅科优贡。在乡时设帐授徒,若叶楚伧、柳亚子等皆其弟子,年岁均与之相若。後赴沪滨,入南洋公学深造,师事唐文治、何梅生、张元济,专攻国学。余事研习书法,又从吴昌硕请益印艺。光绪三十年任上海澄衷学堂国文教师,喜传播新思想,为诸生推介严复所译之《天演论》,学生胡洪驿受思想影响,遂易名‘胡适’,後胡适撰《四十自述》,犹乐道之,有云:‘澄衷的教员之中,我受杨千里(天骥)先生的影响最大。’光绪三十三年,于右任接办《神州日报》,邀杨氏参与编撰,教学之余,历主《民呼》、《民吁》、《民立》诸报笔政,所撰时论,对鼓吹革命,影响甚大。三十岁前,以教育为事,历任上海韶门师范学校、中国公学、复旦公学及务本女学堂教席,常州府立师范传习所校长、法律学校校长。民国二年始转职政界,初任湖南湘岸榷运局稽核官。翌年赴北京,任财政部主事、佥事上行走。时袁世凯盘据是间,其爪牙陆建章知杨氏为老同盟会会员,亲於民党,欲加戕害,幸得袁寒云多方维护,始免於难。後转教育部视学、编审处编撰员,及外交部、司法部参事、秘书等职。民国六年当选国会议员,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舆王宠惠、王正廷等南下广州。民国九年复北上,任国务院秘书。翌年以谘议名义赴美,参加太平洋会议。民国十二年—度奔走南北,为双方政治力量联络磋商,然无所成。後得曾孟朴推介,先後获任无锡、吴江两县县长。北伐成功,尝任交通部秘书。民国二十年,以于右任之邀,任监察院秘书、代秘书长,及监察委员。浮沉宦海廿余年,颇有倦游之意,自民国二十五年後,脱离政界,鬻书鬻印,以诗文撰述为乐。抗战时违难香江。太平洋战起,出走桂林,再辗转入蜀。抗战胜利,还居上海,仍耽文艺之嗜。新中国成立後,聘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以精监文物,多所建树。後因脑溢血谢世。杨氏从政多年,然不改文士之习,喜为诗,高伯雨先生曾示数首,如《车过寒家潭》:‘十万樱花梦已阑,两三灯火夜逾寒。伤心岂独玄都观,只恐刘郎不忍看。’《小捷》:‘岂期离乱压衰年,毁室存身空自怜。欲去还留江山客,已秋还暑海南天。昨闻小捷神为王,但得言归梦也颠。唯有暗虫不解事,十分絮聒到愁边。’皆抗战时所作,颇有忧国伤时之思。书法俊逸,深於理法,于右任编纂‘标准草书’,尝邀参与其事。治印始於少时,初宗汉印,既得吴让之、赵撝叔两家印谱,又取其姿致,变化挹让,体貌益广。平素勤研篆隶,博涉金石文字,後获领教於吴昌硕,篆法刀法益加雄肆,陈师曾曾以诗三首作为《题茧庐摹印图》之咏。年未三十,已名重江南,四方求其印者踵接,有《茧庐治印存稿》传世。承高伯雨先生以所藏《铸梦庐藏印》四册见示,内有十印为杨氏刻赠寿石工者,琢白填朱,并皆佳妙,盖应内行之请,不敢率尔操觚也。”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工诗词。精书法,秀丽中饶有金石气。又工治印,所作近黄士陵。辑有《茧庐印痕》、《茧庐治印存稿》。著有《茧庐吟草》、《茧庐长短句》。”郑逸梅《南社丛谈》:“他能文、能诗、能词、能刻、能书、能治稗官家言。”

黄两泉

黄两泉,原籍浙江绍兴,生长于吴江盛泽,自署红梨渡人。

新纂:“能书画,善绘梅兰竹菊,精竹刻,亦善刻松子,业古董。竹刻工阴文,多刻臂搁、笔筒、扇骨、松子串。往来苏州上海之间,寄寓女婿卜伯年家,即黎里西当弄,五十年代初卒于家,年七十余。”

黄山泉

    黄山泉,字鳌子,两泉弟,

新纂:“亦为竹刻名手,刻石鼓、金文扇骨最精。惜不永年,卒于三十年代。高弟有昆山周玉菁。”

庞仲经

庞仲经(18951953),一名仲景,字祥生,号鹿门山樵。吴江同里人。

新纂:“擅刻竹。与苏州收藏家朱冠伦友善。”

钱祖翼

钱祖翼(18871960),字祥春,一字云留、云庵。吴江同里人。

新纂:“工篆刻,兼工竹刻,诗、书、画均佳。”

 

顾斐然

顾斐然,吴江人。

新纂:“擅书画,篆刻见长,亦刻竹,与吴中名画家柳君然友善。”

陆树棠

陆树棠(18901932),名树棠,字赓南,号麋庵居士,曾撰《松陵画苑》,录吴江画人二百七十余人,方外、闺秀数十人,金松岑为之序。荣光子。

新纂:“工篆刻。”

沈剑霜

沈剑霜(18921932),名次约。吴江黎里人。南社社员。

曾为柳亚子刻“礼蓉招桂之龛”朱文印,柳氏赠诗云:“多君刻划精工在,好与同垂不朽名”。郑逸梅《南社丛谈》:“他擅书,曾为徐氏子写一扇,遒劲有致……扇骨上的书画,也是剑霜手刻,刀法又很古劲。作《剑霜龛遗稿》没有刊印,大都散失了。”

顾无咎

顾无咎(18931929),字崧臣,号灵云、悼秋。吴江黎里人。世居夏家桥。

郑逸梅《南社丛谈》:“他喜欢填词,可是刻一印‘词人半是娼家妇’。又有一印‘飞燕旧主’。”

陆树棻

陆树棻(18951953),字佩芸,号涵春阁外史,室名斋。吴江芦墟人。树棠弟,

吴藕汀《孤灯夜话》:“世居吴江芦墟,称首富焉,藏庋书画颇富。我在丁丑(1937)吴中文献展览会中,先生展出藏品甚多,故早知其名。书法郭频迦,印模杨龙石,均乡里人也。一九五一年初,庚寅之腊,身受时世相煎,竟成逋客。庄丈益三偕之来瀞庐相序,待以村酒乡馔而已。次日会于庄宅,又次日同游烟雨楼,珍重而别。风雨晦明,遂成永诀。”

凌祥云

凌祥云(18991976),名石仙,字凤生,号翔云、祥云。吴江同里人。

新纂:“雅好莳花盆栽,能书画,精竹刻。徐穆如誉其竹刻‘沪宁线上翘楚’。”

蔡真

蔡真(19001938),字冠雄,一作观邕,号石疆。吴江黎里人。刻印辑有《拊焦桐馆印存》。

蔡元培《拊焦桐馆印存题词》:“刀法入古,气味渊深。”顾悼秋《拊焦桐馆印存序》:“蔡子观雄治印几十年,学书得颜鲁公神致。其篆刻骎骎乎出入黄、陈、邓、赵之堂奥。”柳亚子《拊焦桐馆印存题诗》:“刻画精工值万钱,何甥谢舅育薪传。一从恸哭凌云后,始识焦桐旧主贤。”“汉家旧谚烂羊头,失笑谁为关内侯。更忆重瞳刻印事,雕虫技小亦千秋。”金松岑《拊焦桐馆印存序》:“邑人蔡子冠雄,自少笃嗜印人之术,能以黄、陈、邓、赵为阶梯,而摩秦汉之垒者。”白鹏飞《拊焦桐馆印存序》:“秀劲高雅。”赵云壑《拊焦桐馆印存序》:“蔡子既工书,又精篆刻,黄、陈、邓、赵之长既兼而有之矣。”杨天骥《拊焦桐馆印存序》:“蔡君冠雄寄示印稿,平实处似钝丁,清隽又近悲盦,洵能融会金文,扫除时习,成如容易,却费多少艰辛也。”

赵眠云

赵眠云(19021948),原名绍昌,字复初,号眠云、心汉阁主。吴江平望人。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为鸳鸯蝴蝶派作家。曾编辑《游戏新报》、《消闲月刊》、《星光》、《星报》等报刊。亦擅书法、篆刻。晚岁以卖字为生。著有《双云记》、《云片》等。”

徐穆如

徐穆如(19051996),一名洁宇,字穆如,自号“嘘云阁主”,别属“吟红精舍”。原籍无锡,生于上海,晚年寓吴江。有《徐穆如书画集》行世。

吴昌硕《嘘云阁润例》:“穆如徐君,英姿伟发,年少好古,凡秦汉六朝之书,靡不悉心临摹,纵横隽逸。比来篆隶专学顽白,尤得遒劲之趣,名重鸡林,与斯可见,行楷亦古茂有致。”汝悦来《徐穆如书画集》序:“以圆朱文最佳,师法赵松雪,着意于古,平底深刻,著手成春。方寸之间,缜密洗练,如庖丁解牛,神运独现。平湖葛昌楹,一代收藏大家,倾情于先生篆刻,推崇倍至,每有佳藏,必钤先生所作之收藏章。”

卜伯年

卜伯年(19061961),吴江松陵人。

新纂:“居松陵辉德湾,娶竹刻名家黄两泉长女,迁居黎里西当弄。民国年间,设刻字摊于黎里陈同春药店附近。1949年后,参加黎里手工业联社,就业于夏家桥上岸东堍刻字店。伯年从学外舅,人极聪慧,精篆刻,亦善刻松子串,为一时之选。”

 

王孙乐

王孙乐(19061995),名堪,一字晚芗,号苦田、三痴、黄叶村人,七十后号驽叟,室名黄花馆。吴江七都人。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十四岁因家贫于沪郊当学徒。后从朱其石游,究心印学、国画。曾以篆刻为生。建国后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书法从颜入手,后习米、苏、王诸家,作品豪放遒劲。其画取法明朝诸家山水,师法石涛。”

徐孝穆

徐孝穆(19161999),名文熙。吴江黎里人。徐世泽从孙,柳亚子姨甥。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

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徐孝穆早年治印,以印存册请其姨母舅柳亚子为题,亚子挥笔立就:‘刻画精工值万钱,雕虫技小我犹贤。何当掷去毛锥子,歼尽嵎夷奏凯旋。’金鹤望为印存作一序,以骈体出之,如云:‘游心于阳冰之间,足于安庐之室。’亚子字安如,故有安庐云云。”老舍《徐孝穆刻竹》题辞:“有虚有实,亦柔亦刚。” 赖少其《徐孝穆刻竹》序:“不论深镌浅刻,留青浮雕,有平刀直入的,有薄刀斜披的,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徐孝穆竹刻有平底、光底、毛底、沙底之分,这是原作所无的,他却能加以创造,使其起伏有致,倍感生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