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作难找不见得是坏事
(2009-05-14 06:52:02)
标签:
就业大学生杂谈 |
分类: 思想 |
这是学生与社会共同直面的一道意志测试
这几年的大学生找工作难,经济寒潮下的大学生找工作就更难。粗略统计,今年进入社会市场的各类大学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两者相合,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去年底开始,到现在,我陆续收到一些好友亲朋的托付,帮助他们即将毕业的子女在深圳谋一份差事,其中不乏素质优异的好孩子。于是发动了一些关系,可惜难尽人意。很多企业不是暂停招人,就是不招应届生,要么就是待遇低到温饱线,根本不看简历,更不谈人才储备,甚至连实习生的位置都非常稀缺,虽头痛,虽郁闷,但也无奈。
现实无法躲避,只有直面。在与一些大学生的交流中,清晰的看到一个现象,应该说是好现象,那就是社会就业机会的骤然减少以及工作待遇的降低,使大学生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再象以前自以为是的天之骄子那样浮躁,心态反而稳了许多,只要找个工作,先接触社会,磨砺意志,能积累打拼经验就是最大的心愿;同时,他们也思考了自己在学校的历程,反省了时光的蹉跎,并提出了很多对国家现行教育体制、模式的切身体会与见解,相信这些思考都会修正他们的自我塑造,并对盲目扩招而乏实效育才的现状以改革的警示。
近10年来,我也曾经多次招用过应届毕业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眼界高高、心气昂昂,对工作挑三拣四、跳槽频频、浮躁轻狂。加之这些年社会上一窝蜂的立志创业,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搞的年轻人心思浮躁,蠢蠢欲动。在深圳,很多大学生毕业没两年就急着开公司当老板,虽精神可嘉,但这样行走的人生道路实在需要冷静下来认真考量。人生创业,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有资本、人际网络、社会阅历、智慧型的判断力、魄力和独到的眼光,否则只能是匹夫之勇,纵未折戟沉沙,也会锐气钝消,而且弯路多多,才是真的欲速则不达。
浮躁的心态来自社会,沉稳的意志同样来自社会,冷峻的现实让大学生们的头脑开始清醒了,收平眼光,放稳心态,谋工作,养自己,宽心父母,积累经验,磨练意志,然后再考虑创业未来;困窘的就业现实同时也给了社会一个急迫反思的课题:如何在提升国民文化教育普及率的同时增加出才率?如何加强培养机制的合理有效性?如何让社会充分消化与接纳?
工作难找,不一定是坏事。天生我才(材)必有用!
前一篇:爱母敬母不应只是“礼节”
后一篇:飚车妹与鲁豫笑谈“飞车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