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卡瓦洛的独幕歌剧《丑角》-卡拉扬指挥

分类: 古典音乐CD收藏之《DG》 |
作曲:鲁杰罗·列昂卡瓦洛(Ruggero
Leoncavallo,
1857年4月23日-1919年8月9日)
演唱:Carlo Bergonzi (Canio)
Joan Carlyle (Nedda)
Giuseppe Taddei (Tonio)
Ugo Benelli (Peppe)
Rolando Panerai (Silvio)
乐团: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及合唱团(Coro e 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
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
录音年代:1966年
CD编号:DG 449 727-2
CD版本:德国PMDC-01
《企鹅》评介三星带花
http://s9/mw690/5995a5c7td4f654339668&690
http://s7/mw690/5995a5c7td4f655139326&690
http://s5/mw690/5995a5c7td4f6555e3114&690
专辑介绍:
19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了一个真实主义歌剧的流派,曾经颇有势头,其代表性人物及作品便是列昂卡瓦罗的《丑角》和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事实上,这两部篇幅都不长的歌剧如今在唱片中常被安排在同一个双张或三张套里,而眼前的颇得好评的卡拉扬这张《丑角》,本来也是和《乡村骑士》合装在同一个三张套里,如今以“原版封面系列”单独再版,只用了一张CD,显然更划算了。
《丑角》的剧情实有其事,在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亚地方,确曾发生过一桩演员在舞台演出时,利用剧情安排谋杀了同台演女角的其妻的案子,而且此案正是由列昂卡瓦罗的法官父亲审理的。剧中一个巡回剧团的团主卡尼奥,发现其妻奈达与乡村青年西尔维奥有染。在随后他和妻子同演的一场正好就是讲通奸故事的戏里,卡尼奥不能自制,真的杀死了奈达,以及跳上台来护救奈达的西尔维奥。这部带有“戏中戏”的歌剧,真假错乱,惊心动魄,却又带点喜剧色彩,洋溢着生活气息。音乐大体上仍沿袭意大利歌剧传统,咏叹调写得朗朗动听,卡尼奥所唱《粉墨登场》,以及奈达和西尔维奥的一首二重唱,都很出名。
剧中人:
戏班主,在戏中戏里饰演帕利亚奇奥——卡尼奥(Canio)——男高音
卡尼奥之妻,在戏中戏里饰演科隆比娜——内达(Nedda)——女高音
小丑,在戏中戏里饰演塔代奥——托尼奥(Tonio)——男中音
在戏中戏里扮演阿莱基诺——佩佩(Beppe)——男高音
青年农民——西尔维奥(Silvio)——男中音
乡村的老、少农民和儿童们
http://s10/mw690/5995a5c7t7bb23bf518b9&690
http://s13/mw690/5995a5c7td4f657e6bc5c&690
http://s10/mw690/5995a5c7t7bb23c05f129&690
《丑角》剧情介绍:
独幕歌剧,由塔尔焦尼-托泽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纳希(Guido Menasci),根据韦尔加(G.Verga)原著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马斯卡尼(P.Mascagni)谱曲,1890年5月20日在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剧中人
村女——桑图扎(Santuzza)——女高音
青年军人——图里杜(Turiddu)——男高音
图里杜之母——露琪娅(Lucia)——女中音
马车夫——阿尔菲奥(Alfio)——男中音
阿尔菲奥之妻——洛拉(Lola)——次女高音
农夫、村民男女等
故事发生于19世纪。
布景:意大利西西里乡村中的通衢,右边是一天主教堂,左首即露琪娅的客寓、住宅,时间即复活节。本剧开始所奏音乐极其富丽,音调异常奢靡,幕未开即听见图里杜的歌声,所唱的乃是西西里岛土歌(亦为著名的歌调),这首歌是一个小引,也是全剧音乐的基本音调,歌词纯系恋爱的词句。图里杜恋歌中有几句是说:洛拉啊,美如欣欣之花,媚眼含情,朗朗似明星;销魂处,樱桃口唇,谁个是檀郎,艳福天定!
这一天正是复活节,照西西里岛风俗,复活节是最最重要的节日,正如英美等国的圣诞节一般。复活节时,百花放香,好鸟鸣春,正是艳阳天气,开场的一段音乐小歌,将这一情景完全表现出来。《橘花初放》(Gli oranci olezzano)便是开头的主要小歌。这天早晨露琪娅正忙着收拾的时候,一队队的男男女女,都唱着这首歌,来到教堂内。桑图扎走到客寓门口,碰见了图里杜的母亲,老母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桑图扎没有回答,只问老母道:“图里杜哪里去了?”老母亦不回答她所问的话,只说道:“请不要再问这句话,我实在不知道,我很害怕如此烦恼”。桑图扎一再追问,她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同平常,好像知道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但老母露琪娅始终没有回答。桑图扎见老母不肯答应,再三哀求她开恩说出来,求着说:“露琪娅老母啊,请回答我”(Dite,Mamma Lucia)。露琪娅被桑图扎纠缠不过,才说出图里杜卖酒去了。桑图扎说道:“这话不对,我听人说,有人昨晚见他在村中”,露琪娅便起了疑心,便连连问道:“我的儿子到底怎样了”?这时候忽然听到鞭声铃响,乃是驾邮车的阿尔菲奥驾车来到。阿尔菲奥乃是一个乐天知命的人,此外他还有一位美丽的妻子洛拉。这天因复活节,阿尔菲奥尤其高兴,因他可暂停职务,早早回家,与他爱妻团聚。但阿尔菲奥决没想到,这一天的事变,是出人意料的。阿尔菲奥去后,露琪娅又同桑图扎谈起来,桑图扎于是将她自己的故事,一一说给露琪娅听。原来,从前图里杜本与洛拉相爱,后来图里杜从军去,俩人即分离。及至图里杜从军回家乡来,洛拉早已嫁给阿尔菲奥,图里杜心里觉得委实忧伤愤恨,于是将一股热烈的爱情,都寄托在桑图扎身上。但近来图里杜又渐渐与洛拉接近,思欲再获女心,洛拉也十分热诚的欢迎他。这一来桑图扎便受了双重侮辱,满怀心事悲哀地唱出:“啊!您知道吗,妈妈?”(Voi la sapete)。
露琪娅听了这段实情,惊讶又忧愁,然而还尽力地安慰桑图扎,也觉得对她儿子的前途大大不利。桑图扎正预备到教堂去,图里杜忽然来到,于是俩人口角起来,愈说愈激烈。桑图扎并指破图里杜并非去卖酒,乃是去会旧情人洛拉,并告诉他说,洛拉的丈夫也看见他们在一起。可是图里杜不理睬她的话,反说是嫉妒惹是非。他们正口角时,忽然听到远处一女人歌唱走来,这唱歌的乃是洛拉。词意中还是爱恋着图里杜:“蔷薇之王啊,满面春风的天使,翱翔天空,谁似你,玉树临风,我蔷薇之王”!她一边唱着,一边走近,看到桑图扎同图里杜的神情,心里早已明白。两女子便互相讽刺,洛拉要表示她的魔力,要邀图里杜同路去教堂。桑图扎便宣布说图里杜是她的丈夫,也要求图里杜不要随洛拉去。可是图里杜不但不顾念桑图扎的难过,反而发怒地将她摔在地上,便进教堂去。
正在这时候,阿尔菲奥也赶到。桑图扎顾不了利害,将洛拉与图里杜的艳事全说出来。阿尔菲奥起先不信,桑图扎再三证明,阿尔菲奥不由不信了。于是对桑图扎说:“假如你说谎话,我一定要将你的心挖出来”!可瞧见桑图扎如此伤心,便又安慰她,俩人都高声宣誓,此仇必报。此段音乐,极为动人。不到一会儿,教堂的人都出来了,老母露琪娅忙着卖酒,桑图扎也走开了,图里杜与洛拉也杂在人丛中饮酒欢笑,阿尔菲奥忽然闯了进来,图里杜便注上一杯酒请阿尔菲奥喝,哪知遭了拒绝,并受了斥责,图里杜微笑着将酒倒在地上,表示轻视。乡人们知道将要出乱子了,便一哄而散,阿尔菲奥与图里杜争持了一会,便决定到一间花园里去决斗。这事发生之后,图里杜便辞别老母,说要远游。老母露琪娅察言观色,知道他不是实话,心里非常忧虑,不觉老泪满面。图里杜也很伤心,洒了几滴眼泪,便向外狂奔去了,临走只关照了一声,叫他母亲好生看顾桑图扎。不到一刻,桑图扎便跑前来,搂住老母露琪娅痛哭不止,一会儿忽然听见一妇人跑着喊道:“邻居们听啊,图里杜被杀死了”!接着许多妇女赶了进来,报告同样的事。老母露琪娅一听,几乎晕过去,桑图扎早已倒地,不省人事了。
附注:《乡村骑士》独幕剧,是马斯卡尼一举成名的杰作,在当时,意大利米兰艺术学院悬赏征求独幕歌剧,马斯卡尼得知这消息,在短短8天之内便完成这出歌剧。而果然得到锦标,大受观众的热烈欢迎,连意大利的皇帝也赏了荣誉冠冕,是歌剧作家中少有的荣耀。
乡村骑士;列昂卡瓦罗-丑角">
作曲家介绍:
罗格里诺·列昂卡瓦洛(Ruggiero Leoncavallo,1848-1919),意大利作曲家,早年就学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毕业后立志于歌剧创作,但初期作品不受赏识。1890年受玛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影响,仅用了五个月写成了二幕歌剧《丑角》,在歌唱家弗拉丁帮助下,1892年由名指挥托斯卡尼尼在米兰上演,反映的热烈程度超过了前者。脚本由作者自写(他的其他歌剧也如此)。他的作品在戏剧结构和音乐方面都有创新,开幕前的致词是真实主义戏剧原则的宣言,戏中戏的构思也十分巧妙,悲剧的情节和严肃的思想性使传统喜剧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表现力,各种优美生动的民间歌曲形式的运用——如村民合唱、吉他伴奏的情歌等,亲切明快而富于魅力。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梅迪契家族》、《艺术家的生涯》等十几部歌剧。另外,他还写过很多首具有拿波里民谣形式的歌曲,如《黎明》。
Ruggiero
Leoncavallo(1857-1919)生于那不勒斯的一個地方法官的家庭裡,自幼愛好音樂和文學,曾在那不勒斯音樂院從著名作曲家羅西學習作曲,音樂院畢業后又去波洛那大學從著名詩人卡杜齊學習並獲得文學學士的學位,他對于文藝複興時期的歷史、文化特別感興趣,因此在后來的歌劇創作中曾打算模仿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組劇的寫法創作一套《黎明》三部曲,分別以文藝複興時期的三個代表人物─政治家、文藝保護人梅迪奇、宗教改革家薩伏納洛拉和教會軍統帥波吉亞為各劇的主角,可惜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完成。但是Leoncavallo在文學、尤其在詩歌方面的修養對于自己后來的創作卻有很大的幫助,他不僅為自己寫腳本,還幫助過普契尼完成了其最初的成名作《曼儂‧列斯科》的腳本創作。
他自己的代表作《丑角》Pagliacci的腳本也是他自己從生活出發的創作,而不象其他的歌劇腳本作家那樣從已有的文學或戲劇作品改編。這部歌劇繼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之后于1892年上演也取得了轟動性的成功,很快就演遍了歐洲許多國家。當這部歌劇在德國演出時頗得當時德皇威廉二世的讚賞,以至要他寫一部歌頌霍亨索倫王朝的歌劇,這便是上演于1902年的《在柏林的羅蘭》。但是他也和馬斯卡尼一樣在此后雖然也繼續創作了許多部歌劇和輕歌劇,卻再也沒有取得重大的成功了。
Leoncavallo一生坎坷,在青年時期曾打算依附他做外交官的叔父去埃及謀求一個外交方面的職務,但是英、埃戰爭的爆發使他滯留在倫敦,只得靠在咖啡館彈奏鋼琴為生,也作過巡迴小劇團的樂手。后來他又去巴黎住過一段時間,在那裡做窮困潦倒的藝術家的生活感受使他也象普契尼一樣將法蘭西作家亨利‧穆熱的小說《拉丁區》(又名《波西米亞人的生活場景》)寫成了歌劇《藝術家的生涯》(此為劇名的意譯,直譯可為《波西米亞人》,也有從女主角咪咪的職業給該劇取名《繡花女》),這部歌劇于1897年,也就是在普契尼的同一題材的歌劇于都靈上演一年之后在威尼斯首演,雖然它的音樂中也有若干動人的段落,但卻比不上普契尼同一題材的作品詩意盎然,因此后來未能流傳。只有描寫巴黎歌舞廳女演員生活的《查查》(1900年在米蘭首演)算是《丑角》之后演出效果較好的歌劇了。
由於錄音技術已經開始在音樂領域使用,Leoncavallo于1905年創作的藝術歌曲《清晨》由歌皇卡盧索錄製成唱片廣泛流行,因此今天人們一提到Leoncavallo,立刻想到的就是歌劇《丑角》和歌曲《清晨》﹗為何Leoncavallo也和馬斯卡尼一樣被稱為“一部歌劇的作曲家”?這裡除了前面寫馬斯卡尼的段落裡提到的真實主義歌劇學派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當時義大利、歐洲的社會環境等原素外,Leoncavallo本人在音樂創作方面的功力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他和馬斯卡尼一樣,有堪稱一流的旋律才能,對自己熟悉的生活的描繪也能夠栩栩如生,還能夠寫出效果強烈的管弦樂配器,但是他的音樂戲劇體現除了《丑角》令人拍案叫絕之外,其它的作品就比較一般,使用的音樂戲劇手法也比較單一,不能象威爾第、普契尼等人那樣對多種題材、場景都能夠千姿百態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