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到了离开评弹界的沈渔

(2010-12-21 13:08:05)
标签:

黄静芬

上海

蒋云仙

旧货摊

评弹

杂谈

分类: 听书随笔

  往往人们对离开评弹界的原来的演员抱有很大的好感,苏州的包泓也是,在网络上看到流传的她的一些弹唱资料,感觉不错,就连连为之可惜,也许离开的人中间不乏才华出众者,基于自己的原因找到了对自己和家庭都更为有利的工作,离开了评弹也仅仅是他们人生的转折,兴许不是坏事,对喜爱他们的听众而言,就有点遗憾了。我听过不少朋友谈起当年的沈渔,说她的艺术较之现在的一些蒋云仙的学生高出很多,我想反说一句吃不到的葡萄酸甜的话,其实沈渔也好,盛小云也好,以及后来的王瑾,她们学了蒋云仙,却连蒋云仙的皮毛都没有学去,别的不说,就说《旧货摊》的弹唱,我们可以比较蒋云仙和姚荫梅的弹唱,都是每次不一样的,师徒俩本身也不一样,也就是说,蒋云仙在学了姚荫梅的艺术之后,在《旧货摊》的篇子里不断加入了自己的东西,所谓时代性就体现在这种微小的细节上,现在的很多评弹演员,往往把丢弃评弹的根本作为时代感,而不是在创新中走出自己的路子。蒋云仙之后的弹唱者都是简单的鹦鹉学舌,没有赋新,自然就缺乏艺术感染力了。无论听她们谁唱《旧货摊》,几乎都是和教她们的先生一个字都不差地唱完,有的时候,我也真的很佩服她们的记忆力,我想,但凡做不到百分之百记住先生所教的人,才会有自己的东西,从这一点上看,才是流而不腐的东西。沈渔的手面太差劲,看了这次提供的她弹唱的《旧货摊》的录像人们应该知道。要真正地单档闯码头,其实还是不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蒋云仙的单档艺术并没有流传,当年弹唱二度梅的一对小双档(魏含玉侯小莉)跟蒋云仙学说《啼笑因缘》,也已经不再是单档了,不过我们可以从她们俩那里听到些不同的说法,沈渔后来还是和徐惠新的丈人许亦文拼双档去了,并没有如同她的艺名那样伺候蒋云仙一辈子,呵呵。

  黄静芬最后没有再进入新长征评弹团,而是进入了隶属杨浦区的东方评弹团。我对黄静芬的艺术推崇备至,因为当年在上海的时候听过多次黄静芬的说书,虽然已经年迈,但是嗓音和角色等不减当年,特别欣赏黄静芬的三弦,这一次赵开生他们也提到了黄静芬三弦的与众不同,这令我想起了黄静芬的师兄张鉴庭所持的三弦,也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好像是和北方唱京韵大鼓的人所用的大三弦,不过张鉴庭的三弦功夫则比黄静芬差了很多,张家三兄弟里面张鉴邦的家生最好,张鉴国的琵琶也是跟张鉴邦的。黄静芬的《倭袍》现在已经开禁并有了录音资料,其实在文革后的一段时期,黄静芬主要还是弹唱《四进士》这部二类书,如同人们所言,她的角色,尤其是大面等都是非常出色,单档艺术考验人的真才实学,蒋云仙的各地乡谈来自巧嘴姚荫梅、严雪亭的堂面书人物栩栩如生一丝都没有紊乱的、黄静芬的京剧行当分人物,更是泾渭分明,活龙活现。黄静芬的肉里噱总是令人忍俊不住,而弹唱上的细腻和三弦的娴熟更是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新浪的评弹朋友李先生是老资格了,我再问一声,据说后来黄静芬嫁给了万仰祖,就是那个有名的沪语播音兼大百万金空中书场的主持人,是不是也是错传的信息?

  周剑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办个人演唱会的时候,张渭霖是新长征的团长,好像已经是专门从事行政职务了。王再香之后的新长征评弹团的女上手还有就是张渭霖,她和现在的潘闻荫的搭档、庄凤珠的姐姐庄凤鸣合作弹唱《法门寺》,不知道是不是出自长征团的才子钱雁秋之手?钱雁秋的同门刘宗英有《法门寺》一书。对了,新长征评弹团成立之后,有两位老艺人还是加入了进来,不过都不在前台献艺了,一位就是黄异庵的学生钱雁秋,和上海评弹团的饶一尘一样,是专职的编辑,还有一位更老的黄兆熊,则是艺术指导。

 

2010/12/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