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灵山县大芦村

(2018-07-09 14:41:14)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
      大芦村是广西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落之一,在这里,每一座古宅都会告诉你,它曾经辉煌的历史。自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大芦劳氏祖先从山东即墨劳山迁至大芦村,历经几百年,先后建立了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东明堂、蟠龙堂、陈卓园、富春园和沙梨园9个群落。
      9个古建筑院落占地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建筑布局严谨,构思巧妙,功能合理,木构架榫衔接,梁柱檩椽组成框架,抗震性好。空间上主次分明,内外有别,进出有序。
http://s8/mw690/001DI8Oyzy7lTCMHHiD57&690

http://s1/mw690/001DI8Oyzy7lTCMPte0c0&690

http://s6/mw690/001DI8Oyzy7lTCMWRSda5&690

http://s11/mw690/001DI8Oyzy7lTCN8P3kea&690

http://s14/mw690/001DI8Oyzy7lTCNGZFH4d&690

http://s6/mw690/001DI8Oyzy7lTCNQ6dT65&690

http://s7/mw690/001DI8Oyzy7lTCO2SBE86&690

http://s15/mw690/001DI8Oyzy7lTCOenymde&690

http://s2/mw690/001DI8Oyzy7lTCOn5CN61&690

http://s6/mw690/001DI8Oyzy7lTCOSpsV55&690

http://s16/mw690/001DI8Oyzy7lTCP5cdhef&690

http://s8/mw690/001DI8Oyzy7lTCPj5Dpb7&690

http://s16/mw690/001DI8Oyzy7lTCPPwmjff&690

http://s11/mw690/001DI8Oyzy7lTCSsueeea&690

http://s9/mw690/001DI8Oyzy7lTCSDrO838&690

http://s15/mw690/001DI8Oyzy7lTCSIGHIbe&690

http://s13/mw690/001DI8Oyzy7lTCTfYC09c&690

http://s12/mw690/001DI8Oyzy7lTCTmlPt0b&690

http://s14/mw690/001DI8Oyzy7lTCTvKod8d&690

http://s8/mw690/001DI8Oyzy7lTCTDlYPc7&690

      大芦村的传统建筑群极具典型的明清时期岭南建筑风格,每个院落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主体建筑居中,有五进。每进三间,地势由头进而下,依次递低。头进正中为一间神厅。其余各进中间为过厅,俗称二厅、三厅、四厅、前厅。两侧为厢房,由神厅至前厅为整体建筑物的中轴线,两侧的建筑物皆成对称结构。进与进之间,中部为天井,两侧为耳房。这不仅利于采光,而且形成一个四水归堂寄托聚财观念的格局。附属建筑部分,由两旁及后背连城一个凹形的廊屋,前面有堡墙及堡门。两侧廊屋与主体之间各有一条甬道,并有横门相通。神厅后背及大门前各一个长方形围院,屋顶结构主体部分为硬山顶,廊屋为悬山顶。建筑材料多用土砖、火砖、木材、陶瓦、石块等。装饰讲究,在檐房、斗拱、柱础、屏风、门窗等构建上的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多姿。厅门、堂内及楼房多处还悬挂着牌匾多块,有诰封匾、贺赠匾、科名匾、家训匾等。
    大芦村古建筑群,规模之宏大,气势之恢弘,功能之齐全,保护之完好,生态环境之优良,规划水平之高,民俗文化积淀之丰富,为北部湾地区所罕见。
    主建筑镬耳楼,既可以作为研究古代营造法式的实物资料,还可以从中研究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民间艺术,风土习俗等。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镬耳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后由其第四代世祖老弦于明朝崇祯年间(1636年)准请朝廷封赠三代祖先,将租屋第四进、官厅、和前门楼的封火墙建成镬耳把手形,镬耳楼由此得名。
    镬耳楼的结构功能最齐全,恪守规制。当时什么身份的家庭成员住哪种房间,从哪个门口进出,走哪一条路线,泾渭分明。每一座建筑一般都有好几进,到底是几进?你凭门外的石阶数就可以知道。门口有五个阶梯说明里边有五进房子,以此类推。正房两边各有两排辅房,男左女右分开走。左边是男人走的路。
    大芦村各个建筑群落的围墙以内,分别由地形自内而外递低的三至五,四合院串联,以廊分隔并列的主屋和辅屋组成一个整体。
    清乾隆年间建设的东园别墅规模恢弘,装饰堂皇。又营造得象个迷宫,非宅院中人,入内难得复寻回路出来。
    劳氏祖先认为房子应该依山而建,这样才有好风水。但是这里没有山,所以他们就在房子后面呈北斗七星状,种了七棵大叶榕树,并在房屋四周配种了荔枝,以衬风水和风景。
    清道光八年(1804年),一位叫吴必启的横州诗人到大芦访友,正遇荔熟时节,他感慨之余写下:宅绕青溪耸秀峰,松林鹤友晚烟笼。小楼掩路斜阳外,半亩方塘荔映红。
    大芦村古建筑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它涵盖了建筑、楹联、舞蹈、书法、雕刻、风土人情,述说着大芦村数百年的历史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世界杯32强
后一篇:荔枝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