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3-08-12 15:17:47)
标签:
北师大数学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
||||
|
||||
学情分析 |
||||
|
||||
|
||||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识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教学重点:理解建构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三、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五:课堂小结。 |
2、游戏结果引出游戏不公平的原因:长方形纸大小不同。 1、 刚才游戏中同学们说纸大小不同,纸的大小指什么的大小? 2、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感受它的大小。 3、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4、感受封闭图形的大小。 5、小结面积的概念。 1、出示差别很大两个正方形
3、、教师出示几组图形,请学生分别比一比每一组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最后,出示一组方格数相同,但面积大小不同的图形。 1、课件展示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教师总结全课 |
学生质疑 学生情绪饱满参与数学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比较 动手操作,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如果选用相同的学具,也可以合作完成。 学生兴奋地探索比较的方法。 学生独立观察,进行比较。 全班交流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思考:为什么方格数相同,而面积大小不同? |
游戏的导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在新课的教学环节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来使学生对面积的概念作进一步的了解,比如:摸一摸、找一找等让生初步了解面积的含义, 在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这个环节又组织学生思考各种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比较 如:观察法、重叠法、摆一摆、画方格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
|
板书设计 |
||||
什么是面积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自主学习:本节课学生在一些数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 合作交流:在小组讨论时,每个学很积极的参与讨论,也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方法。 汇报:小组汇报时,声音洪亮,清晰能正确表述自己组内的观点。 点评:学生能够作出很好的评价和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同时,对他们学习过程中也要做出一定的评价,特别观察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作出表扬和鼓励。 |
||||
教学反思 |
||||
本节课教学首先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质疑,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新课教学环节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对面积的定义有了初步了解。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然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同学把两个图形折叠在一起比较,把剩下的部分用剪刀剪下再继续比较;还有的同学用学具袋里面的小圆片或小正方形摆一摆,数一数;还有的同学在画方格等。学生创造出这么多的比较方法,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本节课练习的环节,我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断挑起学生的好胜的心理,让学生在练习中又进一步巩固了面积的意义及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当然本节课还有不足之处,在图形面积比较大小的时候,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时间用的有点长,影响了教学进度。如果重新再讲的话,我会合理的运用各个环节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