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杂记

(2011-01-18 16:20:21)
标签:

精神分析

心理治疗

杂谈

昨天找沈老大督导,报告了一下手头的几个个案,有些感悟分享了——

 

1.所有孩子的悲剧,都是父母双方共同合作造就的。

孩子对于施暴方有恨意,对纵容、忽视、逃离、保护无力的另一方,也同样怀有深深的恨意。

不仅如此,为什么你要和他/她结合生下我?

 

2.强迫性重复的强大动力,来自于对下一次出现奇迹的渴望。

或者说,在今天的故事中,试图改写昨天经历过的悲剧。

所以,伤痛越大,强迫性重复的力量就越大。

 

3.“工作压力大”在深层心理意义上是不存在的。

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压力下面,都藏着各式各样未经现实检验的小愿望。

我们不是为了工作拼命,而是为了臆想中的自己和世界拼命。

 

4.治疗师不是警察,用不着在现实层面和来访者较劲。

 

5.症状带来的痛苦,和直面人生真相的痛苦,来访者自己可以选择。不需要治疗师来推荐。

如果有些痛苦连治疗师自己都不敢碰,治疗就难免走进僵局。

 

6.赤裸裸地看到痛苦,是残忍;

在爱的包容下看到,是成长。

 

7.我们可以表达愿望,即使终究有很多都实现不了,但总比拒绝承认的好。

 

8.看见对方哭了,就说“你很伤心”,未免也太小儿科了。

  高层次的共情,是体会到对方内心隐秘的愿望。

 

9.不要要求来访者表达情绪,示范给他。

很多人不是不愿,而是不会。

他要是都能做到,就不找你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