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感2009-10-30

(2009-10-30 09:18:45)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

杂谈

1.生活就是一个误会接着另一个误会,每个人都在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而语言都是扭曲地传递着信息;

  最大程度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也就等同于最大程度地尊重他人。

 

2.活在“此时此地”必然是有限的,甚至是稀少的;

  正因为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活在“彼时彼地”,才会感到前者的美好;所以,无需遗憾。

 

3. 如果说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的角色是母亲,那么认知行为治疗就是父亲——

  只不过这个父亲得注意不要太过粗暴。

 

4.从人类开始说话的那一天起,就学会了说谎,于是就在集体无意识中保留了怀疑和不信任。

  所有的谎言,起初都是为了欺骗别人,最终却更多用来糊弄自己。

 

5.精神分析不能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因为生活本省就充满了不幸;

  精神分析能带给我们的,是更有力量面对这些不幸。

 

6.弗洛伊德说错了,力比多的本质不是寻找快乐——不然,如何解释那些在“坏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成年以后还是不愿意离开;或者,即便离开,也要继续寻找迫害自己的人作为伴侣。

  我们都会对自己的成长坏境保持忠诚,小时候过得太痛苦的人,长大后也会对痛苦上瘾。

 

7.一个人的防御越严重,说明这个防御对他来说越重要,越是赖以为生;

  在找到更好的保护措施之前,就让他防御去吧。

 

8.完美主义的人,始终没有勇气说出来:

“放心,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今天的我,敢于不完美,也敢于犯错。”

 

9.生活不需要太多解释,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就够了。

 

10.不要追求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只是个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