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有所为,微有所得——小学微班会有效性探究

(2018-09-30 12:56:03)
分类: 工作室成果

微有所为,微有所得

——小学微班会有效性探究

香华实验学校   陈慧香

 

内容摘要:班会课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是建立班风、进行品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渠道,作为班主任,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实上好班会课,走进学生的必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班会课一般都要40分钟,准备一次主题班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之巨大,但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在微时代下催生的针对性强、花费时间少(10分钟左右),解决问题及时的“微班会”。如何利用短小、灵活的微班会,使得德育的践行更具实效,是我探讨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微班会   有效性   微尝试  微教育   微行动

 

都说班会课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是建立班风、进行品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渠道,作为班主任,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实上好班会课,走进学生的必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班会课一般都要40分钟,准备一次主题班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之巨大,但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大部分的主题班会还是出现热闹有余却效果不佳的现象,达不到主题班会课的目的,况且繁重的教学任务也不允许经常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常规班会,许多班主任要么觉得老生常谈、无话可说,要么东拉西扯、没有主题,学生因为每一次班会课都是一个腔调,也觉得没有意思,注意力到了后面也无法集中,根本不好好上班会课。如何上好班会课、提高班会课的实效、发挥班会课在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摆在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微时代催生微班会

努力上好每一节班会课,让精彩的班会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起点,美好的回忆。怎样才能上好班会?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辨别能力不够强,随着年级的增高,中高年级的学生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知识学习广泛了,一部分同学求知欲增强,对知识十分渴求;而有一部分同学则出现惰性,怕辛苦,有的学生对父母总是对着干,不懂得感恩;迟到、缺交作业、浪费、打架、上网打游戏的频频出现,针对高年级的这些现象,班主任常常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学到道理。可是传统的班会模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相脱节的现象愈来愈明显,这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德育模式,使得班会课更具实效。

近年来,“微”风吹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微博、微信、微电影……深受大家的喜欢,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短小精悍,能简捷、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教育也紧跟着起来了,微课、微文、微班会也随之产生了。

何谓微班会?微班会是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相对完整的程序,鲜明的主题,教师自主选取生活、学习中生动、直观的内容,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引领学生跟踪主题自主探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微课程。微班会富有自主性、灵活性和创新意识,它立足“小”,注重“精”,快速地将短短10分钟打造成精彩的、高效的、互动的德育课堂。一次成功的微型班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憾,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文明、集体荣誉感极强的班集体。

二、微尝试促进微教育

在班主任岗位默默耕耘14年的我早已意识到传统班会课的“投入多,收获少”的陋习,偶然机会在《中小学德育》中接触到“微班会”这个名词,我开始重新审视班会,也开启了我对微班会的学习和探索,微班会如何才能上得“微而有力,微而有味”,成为班主任减负,但又充满无限创作生机呢?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牛刀小试”的机会。

连堂的课间,我一般都会留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平时都会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聊天、玩乐的声音,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呢?班上只有寥寥数人,我觉得非常奇怪,一问之下,才知道大家最近都迷上了看《跑男》,都爱上了玩“撕名牌”。我走到平台上一看,真被那群“疯狂”的孩子给吓坏了,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到处乱窜乱跑,为的就是要撕掉同学身上的“名牌”。我灵机一动,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微班会的素材吗?我马上拿起手机,拍下了一段视频。当学生看到自己在平台上“疯跑”的视频展现在眼前,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很惊讶,学生开始展开讨论,这样玩存在哪些不安全的危害,如何玩才能确保课间的安全呢?短暂的10分钟,学生感受很深,让同学们明白了课间要如何开展有意义、文明的活动,并注意自身安全。

此后,我发现下课看书的孩子多了,到处乱跑的孩子少了,这次小小的尝试是成功的,学生通过观看、讨论、分析,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虽然这次微班会是稚嫩的,但它却深深地鼓舞着我,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从而达到我们班主任的育人目的。

三、微课程实现微行动

微班会可以是一组图片、一首歌、一个视频、一个故事、一个小品、一首诗等作为引入的载体,进行安全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学生在短小的微班会中体验到班会课的快乐,把感悟落实到实际行动。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为了确保微班会课的安排不盲目、零散,而有系统性、整体性、计划性,我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每月的节日和德育的要求,制定微班会的“微主题”,在不断的尝试中,我意识到,微班会最大的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化为行动。

9月份,我制定的主题是“感恩教师月”,于是我分别召开了《谢谢您,老师》、《我来当小老师》、《课堂行为习惯养成》三节微班会,通过一首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体验当小老师后现场说说当老师的故事……学生感触至深,了解老师工作的不容易,从而引发了“我为老师做一件小事”的微行动。

不得不提刚过去的10月“安全教育月”,“骑小黄车上路”成为了我们这个月的热门话题,有的孩子因为好奇去破解密码,有的是觉得自己已经学会骑自行车了,骑车来上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为了让他们知道“未满12周岁儿童骑车上路”的危害,我上网收集了一些法律规定,学生骑车上路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开展了《我的安全我作主》的微班会。

微班会主题:《我的安全我作主》

微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12岁以下学生不能骑车上路的规定。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并用行动影响身边人。

微班会时间:10分钟

微班会过程:

1、活动(一):观看学生骑自行车上路造成交通事故的视频。

2、活动(二):图文介绍12岁以下学生不能骑车上路的规定。

3、活动(三):学生自主讨论骑车上路的危害,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怎么做。

4、学生感言,班主任小结

简单的问题引发了深入的思考,学生从一张张图片中看到了生命的意义,课后,学生主动化身为“安全天使”回家跟父母、弟妹宣传“未满12周岁儿童骑车上路”的危害,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给他们上的这一课非常有意义,全家人一起增强安全意识,做到远离“小黄车”。

微班会,虽然短小,但灵活,教育内容切中要点,取得了让人惊喜的教育效果。我试着创新微班会的教育形式,让它更易于操作,努力让学生也成为微班会的设计者与实施者。中秋节到了,我请家长同学们录下或拍下在家里过节的情形,请同学们观看评议,从中感受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气氛。 国庆时,请同学们拍下自己游玩的地方的名胜古迹,并把视频或照片上传到班级Q群,师生们从中津津有味地欣赏各地不同的风俗,鉴赏各地的美味食物……

微班会传递着正能量,学生的“微行动”使得安全教育从班级、校园辐射到家庭、社会。

在班会改革与发展中,“德”的本意就是“得”,道德只有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领悟、实践来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微班会,微而不微,微而有味,微而有得,就这样慢慢走进我们的班级,改变学生的品行。班主任工作在看似简单重复的背后,都有着一份坚守与创新,有着对以德育人的执着追求。

 

参考文献:

1、《打造魅力班会课》作者:丁如许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微班会的迷人风采》作者:彭敦运 2013年《新班主任》

3、《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作者:彭敦运2014年《中小学德育》

4、《探‘微’为知‘著’》 作者:肖克文  2014年《中小学德育》

5、《打造魅力微班会》主编:丁如许  201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此论文获珠海市2017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