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美院陈大中教授小金文心经手卷欣赏

(2012-01-03 08:53:03)
标签:

陈大中心经手卷

文化

分类: 名家书法作品

新年伊始,我去杭州拜会了中国美院陈大中教授,和教授交谈感觉教授为人谦和,知识渊博,对书画篆刻的讲解也是深入浅出,而且教授就是用他的这套理论系统来指导他自己的创作的,可谓是理论实践于一体,敢问当今能有几人?让我对教授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教授也给我送上了新年大礼,我是乐在其中```````http://s11/middle/59933dc6gbf0e35ef36aa&690

http://s5/middle/59933dc6gbf0e35e96b94&690

作品规格:(206+82+3+2)*23.4CM

陈大中:

   本名陈建中。1962年5月28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92年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2年留校任教,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博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获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日本国岐阜女子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参展和获奖经历

1993年日本大阪市民会馆 (个展)

1988年南京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1989年北京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

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书法获三等奖

1991年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1991年第二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1993年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1994年第三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1999年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2008年 “中得心源”陈大中书法篆刻展

出版

《黄牧甫篆刻及其刀法》 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篆书训练新技》 台湾星孤出版社出版

《隶书训练新技》 台湾星孤出版社出版

《陈大中篆刻选》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大学书法》(篆刻部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大学书法楷书教程》(执行主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隶书教程》(与人合作)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陈大中书法选》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当代书法创作模式与流派研究》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作品集·陈大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我的老大 张羽翔)


陈大中是我的老大。
    老大无非两种:一为年长所以德高望重;一为能力过人乃至弟兄服膺。
    作为我们班(浙美85级书法本科班)的大哥和班头,大中兼具了以上两种的优秀品质,他成绩优异,外语更是从入学开始就通过测试得以免上课------真是牛了去了。
    更牛的是他具有书上传说的那种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这一天生的禀赋导致他的学识没法不渊博,无论是在学校、在师生间、在所有的高谈阔论和生死雄辩的场合他都能为双方即时地提供古今中外准确无误的数据和出处;每一次文化课考试,同学们都要为争得老大身边的位置而大打出手;特别是在毕业答辩之时,只要身边有老大,即便是面对如章祖安、陈振濂这样的硕学先生我们也能陡然凭添出必胜的信心……
    如今回想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能够科科及格并能顺利地毕业其实都得力于老大四年中对我们的无私援手,作为班头,不知道他为弟兄们稀释和解决了多少的烂事和脏事……
    什么是老大------能罩着弟兄们的心智成长并向良好方向发展的那才是真正的老大。
    毕业之后,所有的同学师生聚会都是他一手在张罗操办;同学间每一个家庭的巨细疑难有了他的关心与疏导都能获得皆大的欢喜。成为我们全班的老大也许不是很难,但能够使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由衷地服膺和敬重就不是一般的黑帮老大能够做到了吧?

    大”而能导“和”至“和”,并渐进日兴,这是一种境界。
   大”之“中”,就是“和”。
    能够践行“中和”的人,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大了吧?

 

高度与纯度——观陈大中近期创作有感

文/汪永江

    陈大中兄毕业留校至今,一直身处教学第一线,每天与古代经典作品打交道,使得他的创作自然而然地有着对古典的理解与运用的针对性。从他近期的甲骨、金文、汉隶、北碑以及行草创作中,可以得到验证。他的甲骨、西周金文、秦诏版一路,随机多变,追求生动;而汉古隶、《张迁碑》一路,拙中寓巧,古穆雄浑;《张猛龙碑》、《汝南王古塔铭》一路,散淡奇掘,放而不肆;碑派行草一路,爽朗清逸,典雅有致。大中兄上述这种创作倾向,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他在读本科时候就己萌发的个性情结。他所选择取法的对象大多是书体过渡阶段的碑版,这些书法资源因为处于成熟之前的阶段,看似稚拙,实际上趣味生动,笔势简约,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大中兄敏锐地抓住这些题材,经过多年的经营探索,渐渐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
    他的金文作品没有在整齐的外在秩序上做文章,每字都不作正局,先解构再重构,始于“破”,终于“立”。这正是甲骨、西周早期金文过渡时期特有的趣味,宛如行草式的动态格局,亦如战国楚系、齐系、燕系的古玺,不以界格为秩序,多作合文处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中兄的金文作品中找到印证。篆刻家的篆书有别于书法家的篆书,前者较之后者多了一些构成意识和金石气息;金文创作之难,除了文字知识层面等素养之外,主要是气息上把握的难度与高贵浑穆的气质,同时还不受秦系篆书造型理念的影响,是纯正的。在这一点上,大中兄的金文纯度是很高的。
    隶书作品同样也是在体势上没有立足于正局,不斤斤计较于规范的东西,而是在气质上把握西汉古隶,结合《张迁碑》、《衡方碑》等高古一路风格以及秦汉印的造字理念。汉隶与摹印篆的造型语言是相通的,外形之间相协调而变化于内部,内部带动外部,这是书印双栖型的形式思维。大中兄在隶书的用笔上偏爱浑厚苍茫,并不是通过表面的飞白涨墨来表达,而是笔头自身的质感,着力于点画内在的张力。这些品质源自于内部笔势的开张。因此,点画意象扑面而来,浑浑然其实有象。
    楷书作品与其隶书作品在气质上是一致的,干净的用笔与不太夸张的造型体势相匹配,传达的不是故意在取巧,而以冷静的神情在不经意之间解开玄机。对北碑特有气质的理解,应该不是质朴成为卤莽,而是粗犷而有修养,不是武夫而是智者,散淡而不散乱,奇倔而不奇怪。在我读来,大中的北碑书法是文气的,有文气才能清雅,这需要作者多年修炼的内在气质和扎实的基本功。
    行草作品可以看作是碑派风格的行草书,笔触间流露的是使笔如刀般的爽朗。其中的风格源头是章草打底,所谓无章不草是也。大中在读本科期间就开始沉溺于皇象、陆机的章草,章草作为行草书的基本框架与营养,滋养出来的笔调一定是趋“古”不趋“今”的,根植于古,筑格就高。
    我们对于书家作品的评价,其实质即是审美层面的品鉴,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的修养、气质,技巧是其中的手段。大中的创作没有受到时风的影响,他始终如一地围绕着占代经典的思想理念。也许我们不必太关注风格语言上的特立独行,而应把注意力放在作品深度与纯度的提升上,只要深深地打进去,出来的一定是自己的。大中近期创作反映的,止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学体系经典性、专业性的高度与纯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