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中国网络类企业已经上市的有18家了,这里面除了慧聪和腾讯在香港上市,其余16家全都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竟然没有一家在中国大陆上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企业如新浪、搜狐、网易、盛大、e龙、分众、携程等等,全都是在中国的市场上赚中国人的钱,却全都在海外上市,把赚来的利润分给海外投资者,让中国投资者望洋兴叹。
百度和其它网络企业难道没有想过中国吗?恐怕不是。问题在于,中国的证券法规下,这些企业没有一家符合上市条件。
按照中国的《证券法》,企业上市,首先要满足三年连续盈利的记录,但是,百度在2003年才宣布盈利,如今盈利的记录不过只有2年而已。到今年3月,百度的一季度净利润才只有30万美元,相当于240万元人民币,如果简单按照四个季度推算,全年利润不过1000万元,在中国,这绝对属于微型公司,根本就没有资格上市。
同样,中国证券法要求股本总量5000万股,百度的股本不过3230万元(尽管是美元),同样没有上市资格。中国的上市公司必须有正的净资产,而百度到2004年度,其股东权益为负40万美元,也没有上市资格。即使到2005年一季度末,其试算的净资产也不过64.6万美元,相当于523万元人民币,更加不可能在中国上市。
在中国,百度根本没有资格上市。
在中国,百度即使上市,其市场价值也不会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相当于净资产的20倍,相当于净利润的100倍。
但是,在美国,百度顺利登陆,受到热烈欢迎。
在美国,百度的市场价值最高近49亿美元,约相当于40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中国大陆的基金经理们的计算方式,其市盈率为4000倍,其市净率为8000倍。
回头看中国,以2005年7月8日的收盘价计算,在全部1348家上市公司中,总市值超过310亿元的只有6家企业!它们分别是:中国石化(3051亿元),宝钢股份(854亿元),华能国际(710亿元),长江电力(651亿元),招商银行(606亿元),中国联通(546亿元)。排在第七名的就是上海机场,总市值只有311亿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北大毕业的两个学生,30多岁的两个年轻人,6年时间创造的企业,已经远远超过了上海机场的价值,仅次于中国联通、招商银行这样的大企业的价值。
我们再看那总市值超过400亿元的6家企业,他们的平均市盈率是14倍,平均净资产倍率是1.8倍——注意,在百度身上,这个数字是4000倍和8000倍!
这是什么意思?是美国人疯了,还是中国人太理性?
美国人没有疯。美国人精明着呢。发行价27美元,说明美国人的理性。上市后炒到150美元,更说明美国人的精明。人家拿去的新股,轻松就赚到了3倍,这就是资本高手。
中国人理性?不是,是中国的基金经理们太傻,是中国的投资人算不过帐,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制度造成的奇特结果。
于是,我们看到,当中兴通讯赴香港招股的时候,基金经理们拼命抛售股票,似乎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但是,他们刚卖完,就被海外资金(就是所谓的QFII)蜂拥而上,中兴通讯股票随后大涨;当中集集团的市盈率降低到10倍以下的时候,我们的基金经理再次在狂抛股票,因为他们对公司不信任;当长江电力和宝钢股份要进行股改、要配发新股的时候,我们的基金经理依然在抛售……
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的基金总量达到了3000亿元,把控这些基金的基金经理们大多数是受到了西方教条投资理论的影响,他们的投资理论是混乱的,投资思路是混乱的,对股市的前景也是缺乏准确判断的。他们创造了所谓“价值投资理论”,引导了所谓的“二八现象”,大谈什么“周期性行业”,最终成为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主导力量。
看看吧,在国际股市中,世界排行第一的钢铁企业米塔尔公司,其吨钢产量对应的市值是2500元人民币(预计今年米塔尔钢铁公司的总产量将达到6200万吨,2004年年底,其市值为185亿美元。以此计算,每吨钢铁产量的市值相当于2470元),但是,在中国,有超过60%的钢铁企业,吨钢产量市值不足2000元。其中,最典型的企业是莱钢股份(600102),其2005年预计钢铁产量将超过600万吨,集团总产量则已经达到了1000万吨。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莱钢股份的总市值应该至少150亿元。但是,到2005年8月5日,莱钢的股价只有4.55元,总股本9.2亿股,总市值只有42亿元。如果莱钢实施股改,即使只有10送2.5股,其股价也将再降低20%,总市值将只有33亿元。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恐惧的数字——如果要重新建造一个年产钢600万吨(潜能1000万吨)的企业,或者,如果到国际市场去收购一家这样的企业,我们最少需要支付15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中国股市,这样的企业总价值居然只有33亿元,仅仅相当于一个零头的一半多一点而已!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股市把中国的企业严重低估了!这样的市场,只要稍微有点理性,是没有人原来来上市的!
对资本市场来说,一个没有泡沫的市场,就是一个缺乏活力的市场,缺乏吸引力的市场,就是一个失败的市场。价值被股市严重低估的市场,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前段时间,米塔尔收购了华菱管线(000932)的法人股,我们很多官员和企业家觉得卖出价格高于净资产值,似乎卖得很好。但是,米塔尔得吨钢市值是2500元,而华菱管线的吨钢市值却只有1049元。真正拣了大便宜的是米塔尔,而不是我们。换言之,卖出华菱管线,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
继米塔尔之后,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商Arcelor开始准备收购莱钢股份的法人股。难道这是偶然吗?要知道,莱钢股份的吨钢市值目前只有550元,是中国上市公司最低的,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平均2500元的水平。如果按照当前价格买进,将又是人家捡了大便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