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时花开

(2013-09-26 15:04:16)
标签:

真理

于一种

不平等

那时花开

经济

杂谈

分类: 尝试集

假期进京,驻留数日,见老朋友,会旧相识,把酒言谈间,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惆怅,推杯饮盏处,亦叹息这青春流逝的无奈。前工业时期的豆蔻年华,总有一股天真烂漫,回忆当年我那份羞涩与纯情,对照当下的伤离与错乱,我会对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而黯然。当年欣恋的女生,如今虽已为人母,婚姻却惨遭变故,让我心疼,也让我心酸。怜香惜玉么?应该是吧,因为我不想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被糟蹋,更不想世间一切美好的心灵被侮辱,所以我对文革的愤怒,源于本性,而非利益。人须谨记:对物要惜品,对人要惜缘,对己要惜福。

 

 

小学时,情窦初开,初中时,情欲绽放,大学时,情爱炽盛。彼时,我已清楚知道自己的爱恋是怎样,如今,我可以更肯定地说:爱,是一端审美,是一泓纯真。中学时,喜欢两个姑娘,人长得漂亮,性格也都好,一个是大家闺秀的繁丽,一个是小家碧玉的质朴,这两种美感,与成熟后的情欲贲张毫无关联,因为它们对我不是模糊的若有似无的勾引,仅仅是少年情爱的冰清玉洁,仅仅是思无邪。我问她,“当年我追求你,你为什么不答应?”“那时候怎么敢谈恋爱呢,家长和学校都不允许的……”我闻后,怅然若失。

 

 

上大学时,她谈过一份恋爱,由于难以忍受对方整日的游戏人生,不思进取,便果断分手。当时,她心烦意乱的告知我,我只能安慰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放手对你对他都是一件好事,如果他足够爱你的话,甚至你离开他会令他幡然醒悟,浪子回头呢。可惜,没有,可惜,一错再错。我深知,爱不是束缚,爱是自由——既出于信任给对方自由,又不被两人的关系牵制。她旧情难忘,不想痛苦,便逃离这座城市,辗转到另一座城市。谁知,年龄催逼,识人不准,草率结婚,结果在她怀孕诞子期间,对方出于人格上的一种缺陷,于家庭外偷欢。

 

 

我经历过情欲孤独的煎熬,亦在此期间,做过一些无稽的荒唐事,对性的好奇、兴奋、迷恋,导致我误入迷途,心智都有所蒙蔽,直到因果报应在自己的身上一一显现,我才渐渐悔悟,才在人事上明白轮回的存在,于情于理于道于法,我跌跌撞撞地寻找到我信仰的归属,幸好,未晚。所以,当我回首往事时,基本上可以决断一件事:即人在亢奋与消沉时的决定不可靠,后来读到“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才明觉其义,对佛理更加恭敬。深明因果后,即持平常心。万象之缘,皆有命定,所以要知命,要畏命,要惜缘,要护缘。

 

 

我问之他俩的姻缘,明晓她是在意乱情迷中妄下定论,有点私定终身的意思,因为父母对他并不十分满意,但父母亦尊重她的选择,事后证明,她选择错了。在了解到孩子父亲个人与家庭的情况后,方知他出事实在是源于一种人格的缺陷与心智的低俗,人格的缺陷由家庭造成,心智的低俗由自己习熏。冬日寒冷,见他衣衫单薄,她便把她的慈爱混淆成情爱,倾注其中。或许她不了解,其实,无论男女之爱,抑或同侪之情,本质上均要出于欣赏与尊重,而非鄙视与怜悯,婚姻亦不像爱情,可以随感性而为,婚姻无理性,必产生悲剧。

 

 

我总结过任何一个现象或事物,其背后必有一个稳定的三角型分析架构,此处,我按照此分析架构给预备结婚或已经结婚的男女一些建议,仅供参考。人处社会,分三六等,各人拥有的天资容貌、家庭背景、生长环境等均不相同,这是自然现象,所以各呈其象,各表其言。简单来说,中国过去有一句对于婚姻的俗语,即“门当户对”,听起来虽缺乏浪漫情调,于道理上还是对的,只是缺少科学的分析,令人不明其义。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大致有三个构成因素:权力、财富、知识,这就是“门当户对”的三角分析架构。

 

 

大致说来,一个人在找结婚对象时,一定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去分析考虑,再做是否结婚的决定。即衡量自己的权力、财富、知识各占多少比例,找出自己优胜的一角,然后寻找其他等同的三角,只有天平两端的重量相同,才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真理。如果一个人权力突出,那么TA结婚时,应该考虑的是与他相对应的权力或者财富与知识;如果一个人财富突出,那么TA结婚时,应该考虑的是与他相对应的财富或者权力与知识;如果一个人知识突出,那么TA结婚时,应该考虑的是与他相对应的知识或者财富与权力。

 

 

像她找结婚对象,应该根据她的财多貌美,寻找一个在财富、权力或知识与之相当的人结合,这个家庭的外部结构才算稳定,为什么?因为人有着源于本性的尊严,像他们俩的结合,就完全违背于这个稳定婚姻分析架构。她告诉我说,他在她面前经常显得没有自信,因为他家条件不够好:一无权,二不够有钱,三家庭成员复杂,亲戚素质低下,四他仅是一个专科毕业生,平时不求上进。我问她喜欢他哪里?她告诉我说他们俩蜜月期间,他对她特别的照顾,恩恩爱爱什么的。我说,那是回忆,不是我所强调的“你喜欢他哪里?”,再问时,她有点支吾了。

 

 

“他在你面前没有自信,是因为他不具备自信的条件。”我当时只是给她说了这么简短的一句话,没有详细说具体自信的条件是什么。我看特蕾莎嬷嬷《爱的能量》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善良,同时还要有智慧,这样你才能做一个对的好事。如果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真理的话,那么她应该做的不是以婚姻为赌注对他以身相许,而是应该激励与帮助他摆脱穷困与自卑,可惜没有,他们的结合,反而加剧了他的人格缺陷,最终导致他只能在其他女人对他虚假的“高富帅”形象中找到自信和尊严。

 

 

如若她找一个在财富方面与她相当的男人,彼此在人格方面都没有不平等的条件,甚至会因为利益方面的关系而保持婚姻的稳定,不敢做越轨之事;或者找一个没有巨大财富,但是有一定权力——即社会地位——的男人,这个男人也不会没有与她平等交流的自信;或者找一个在智力方面超越于她的男人,虽然没有权力和财富,但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也会保证他自身的尊严不受侵犯。她很善良,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人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善良而被人利用,更要避免因为自己的善良而被伤害,这两者都是不当的。

 

 

以上的三角分析架构是结婚前所需要考虑的,这是一个婚姻家庭的外置结构,而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则是取决于一个内置的三角分析架构,即夫妻性关系、经济与财富、孩子的抚养。在人格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来谈这个内置的三角分析架构才有意义。很多家庭的冲突其实更多地源于性关系的脆弱、经济的窘迫与孩子的抚育而导致的人格侮辱、尊严歧视。比方说,出轨是性关系脆弱的最明显表现,肉体的出轨,本质上是两个人精神的荒疏导致在情感交流方面出现了障碍,因为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只能沉耽于物质与肉体的欢娱。

 

 

如果在结婚时未明那个外置三角架构的重要性,那么夫妻双方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相互弥补那个内置的三角架构以保障家庭的稳定性的。双方要相互的尊重、相互的理解、相互的体贴、相互的关怀。无论怎样,人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精神,只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才能保障两个人的感情是亲密的、信任的、温暖的。物质方面的丰腴与贫乏,只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都不会带来太大的伤害,杨绛与钱钟书的故事,张兆和与沈从文的故事,就是一个婚姻幸福与否的鲜明对比。

 

 

我爱怀旧,怀念那消失的村庄与街道,我爱念旧,惦念那让我心动的青涩少女。人生之路很长,所以有很多美好的经历是值得我们期许;生命之路很短,所以有一些错误的伤害却是可以避免的。婚姻要有爱,但爱不是占有,爱不是嫉妒,爱不是放纵,爱不是怀疑,爱不是冷漠,爱不是嘲讽。爱是什么?爱是我们内心最柔软最柔软的相思。我爱木心的高贵单纯,也爱他的洁身自好,附赠一首小诗,娓娓道出我的心酸。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木心

 

 

 

2013年9月25日

写于烟台南山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物与词
后一篇:我是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