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荒谬多久!?
(2009-06-05 21:18:22)
标签:
就业考研核心期刊研究生杂谈 |
分类: 学术争鸣、大学精神 |
□王彬彬
有许多事,主其事者、与其事者以及旁观者,都早觉其荒谬,但就是长期得不到改变。别的地方且不论,在我较为熟悉的大学里,荒谬并且大家都觉其荒谬的事便很多,但改变起来似乎非常难。例如,在研究生培养上,荒谬之事就不少。这里只说说其中的一件。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无疑是大好事;政府号召公民多多栽树,也自有必要。但如果国家以法令的方式要求每个公民每年都在适合栽树的地方栽树若干株,完不成任务便取消公民资格,那无疑是十分荒谬的。
且不说是否每个公民都具有栽树的能力,单是那可供栽树的地方,便大成问题。即便每人每年只栽一株吧,那也只好栽到房顶上或栽到月球上去。——幸好国家并没有发布这样的法令,不然地皮比现在还要值钱许多倍。但类似的“法令”在研究生培养中却普遍存在: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在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所谓“学术论文”,否则不得毕业,某种意义上就是这样一条荒谬的“法令”。
提倡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鼓励他们在校期间即做出成果,一般说来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硬性规定必须在特定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在目前则可谓荒谬之极。许多学校要求硕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博士生则至少发表三篇,方可拿到学位证书。但每一专业的所谓“核心期刊”,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即便全部“核心期刊”的全部版面都用来发表在读研究生的论文,哪怕这些“论文”每篇只有一千字,也远远不够。何况,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年在快速扩大。已有所谓“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校,“导师”在逐年增加,当然被“导”的学生也在增加。没有“点”的学校,则积极争取“设点”。“硕士点”已遍地开“花”了,“博士点”也大有泛滥之势,而“核心期刊”则仍是那么寥寥几家。现在的研究生愁的不是修不满学分、做不好学位论文,愁的是不能完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任务。这些所谓的“核心期刊”真正成了研究生们的渡河之舟,“生”多“舟”少,以致有些本来打算考研究生的学生,望“舟”却步。
目前的情况是,
还是回到研究生的“核心期刊论文”上吧。一些“核心期刊”已在向研究生大卖版面了。我知道西南有一家中国当代文学方面的理论刊物,不知怎样混了一顶“核心期刊”的桂冠,数年来,似乎把全部版面都用来赚研究生的钱。更多的“核心期刊”还要维持刊物的体面,不肯让研究生的“论文”在正刊上出现,于是便大出增刊,以这种方式从研究生手里弄上几个铜子。每当看到那些贷款上学、大冬天也穿着单衣的研究生抠出数百元汇往“核心期刊”,我都难免心酸。更让我心酸的是,学术的尊严一开始就在研究生心中轰毁了。当他们看到被尊为“核心”的刊物原来只要出钱便可将狗屁不通的东西变成“学术成果”时,当他们把自己胡涂乱抹的东西连同几张“百元大钞”一起寄往“核心期刊”时,“学术”在他们眼中还有多少价值可言?要求所有的研究生以后都投身学术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我以为,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完全可以从事与学术无关的工作,却应该终身对学术保持一份敬意。而要求他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则可能把他们原本尚有的一丝对学术的敬意摧毁。
而这类荒谬的现象,还要荒谬多久呢?(作者单位: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