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是情
———访黄冈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复读年级主任赵千山
早就耳闻黄冈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班主任赵千山老师的大名,并听说了他爱生如子的许多故事。9月初的一天,带着寻访名名师的心愿,我们走进了黄冈市外国语学校,走近了赵千山老师,深深地折服于其言、其行、其精神。
记者眼中的赵千山:与众相同又与众不同
跃入记者眼帘的赵千山老师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镜,明净的镜片后的眼睛中透露着睿智与沉静,挂在嘴角的笑容昭示着热情与友善,浑身洋溢着一种干练与活力。
落座后,我们发现赵老师的案头扎堆般搁着许许多多的书,如果说一个高中毕业班的老师案头放着一些高考教辅那是不足为怪的,而赵老师除此之外还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教育的、心理学、名人传记、励志文萃等等书籍。足见赵老师的酷爱学习和博学多闻。
记者不经意间打开他办公桌上的档案盒,发现有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班务记载,谈话记录等内容,这些看似寻常的东西,赵老师却做得与众不同,他所拥有的分数册是学生历次考试变化与分析图表,每次考试总名次、单科名次、成绩进退情况,每个学生单独成页,其成绩情况一览无余;他有厚厚的一摞学生谈话纪录,每次记录尽管简要,但是却目的和主题鲜明;他还拥有厚厚的一沓来信。得到许可后,我们随机看了一部分学生来信,一个老师得到如此多毕业了的学生的问候和爱戴确实不易。读着读着,我们被流淌其间的浓浓的师生情所深深感染。
学生眼中的赵千山:博学多闻、关爱有法
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评价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它毫无掩饰与做作。通过学生通讯录上的地址和电话,我们联系采访了一些赵老师的学生……
刘静(2005届毕业生):赵老师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之外,对哲学、佛学、教育心理学、考古学都很有研究,正因为如此,他的课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使人入迷,让人顿悟。除了喜欢听他讲课之外,我们喜欢他找我们谈话,他的鼓励与鞭策让我们如沫春风,他的切中肯綮的分析总是让我们茅塞顿开,他的指点让我们迷途知返。
张思(2005届毕业生):概括起来,赵老师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学识渊博,二是富有爱心,三是具有亲和力,四是作风民主,五是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六是观察学生细致入微。
欧阳玲慧(2005届毕业生):赵老师方法多,点子新,针对高考备考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赵老师的教学风格让他在教室里营造了一个“磁场”,强烈地吸引着每个学生,他不是“
授人以鱼”的“垂钓者”,而是“授人以渔”的导师,他引导学生站在了高于考试需要的层次上去主动学习,深入研究,辩证分析,站得高所以见得远,因此不论考试内容怎样变化,我们感觉还是游刃有余。他善于鼓励学生,我只考得第十三名,他对我母亲说,只要我努力可以得第三名时,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动力。他对我喜欢钻研唐诗宋词的理解和鼓励对我是极大的支持,在我并不优秀时总是找到我的“闪光点”让我万分激动。一轮轮一个不拉下地与全班八十多位同学谈话让人由衷钦佩!
黄锦(2005届毕业生):如果不是一位细心的老师怎么会记得全班80多位同学的生日,如果不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每位同学怎么会在节日那天收到来自赵老师别出心裁富有意义的小小礼物呢?
王涯薇(2006届毕业生):“老赵”不老,“老赵”是我们对赵老师亲切而尊敬的称呼。
李洋(2006届毕业生):赵老师,我起先并不佩服你,听说你带的班生源并不太好,却考取了十几个“一本”,我当时想是不是有运气的成分,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你不像有些学校,一开家长会总是说生源差,我现在算真正明白,你所说的“困难是强者的试金石、是庸者的放大镜”。我现在的想法是了解你的成功秘诀,了解你的动力来自何处,了解你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张杏(2006届毕业生):赵老师身上体现了“五心”,那就是真心、专心、关心、虚心、善心。
余婷(2006届毕业生):在我的脑海中有赵老师的这样几个片断:
片断一:赵老师用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与我长谈,让我作出了人生关键时期的关键决定,事后证明那对于我也是最正确的决定。
片断二:在我最万念俱灰、一片茫然的时刻,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赵老师和我的同学出现在我的寝室门前,眼中藏满了关切与问候......
片断三:一个冬天的早晨,滴水成冰,白雪皑皑,大家正议论着“老赵今天总不会来那么早......”
门开了,“老赵”一跛一拐的进来了,摩托车头盔破了个大洞,他却轻松的说:“你们差点今天要去沉痛悼念你们的“老赵”同志了。”原来路太滑,他连人带摩托车摔倒了。
片断四:他骑着摩托车,后面带着一个生病的同学......。
同事眼中的赵千山:因材施教,勤于钻研
记者、学生眼中的赵千山教师如此,那么与之昔日相处的同事们眼中的赵老师又是怎样一幅模样呢?
余老师:我多次与赵老师共班,他有几个例规,一般人做不到,一是每月一轮与学生个别谈话,全班学生一个不漏,每人谈话内容完全不同,真正体现“因材施导”。2005年刚接手高三一个班,全班70多位同学,他用一个星期竞能做到全部谈话完毕。二是推行“师生见面会”和“跟踪辅导”,就是定期让科目“跛腿”的学生与科任老师面对面交谈,老师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其指明学习方法。然后就是师生“结对子”,每名老师要带几名学生,定期轮换,进行跟踪辅导,确保达到“治跛”的目的,他笑称为“博导”带的“研究生”。三是“阶段侧中,循序推进”,也就是他所说的“不平衡增长”。他是把备考当成战役来打的,有战备、战术,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四是他有一个“二十五项指标表”,他班上班风正、学风浓,与其跟学生结算的“二十五项指标表”很有关系,不过,这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方老师(特级教师、“黄冈名师”,赵千山的指导老师):小赵有几个特点,一是功底扎实,二是好学、肯问、虚心、勤于钻研,他涉猎的范围广,文、史、哲、天文、地理、政治学、经济学他都在研究,一个有空就听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论文也多次获得大奖。三是非常注重授课艺术,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很好。
吴老师:我跟赵老师共事多年,我认为他有以下特点:长期以来,赵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做到事必躬亲,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因而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洪老师:赵老师可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他: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教如命。
对赵千山老师的赞美,我们在采访中听说了“好几车”,最后还是让我们用赵千山老师的学生卢弈方的话来结束全文吧:不是所有的树都能耐住干渴,但白杨树却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默默无闻,但赵老师却做到了。有人问:世上最劳心的职业是什么?答案是老师。有人问,世界是最崇高的职业是什么?答案还是老师。赵千山老师在我们心中仿佛是一注山中的清泉,如一坛尘封的美酒,如一枝高山的雪莲,如一颗黑夜里的星星,那么平凡,又那么伟大!
加载中,请稍候......